第253章 小酒楼大酒楼(2 / 2)

可毕竟那方子,是后世无数人沉淀总结的结晶,别人再怎么学,也只能学个形,学不来那份神。

论口味,大家心里还是只认晓英酒楼出品。

所以,即便如今模仿者层出不穷,晓英酒楼每天一到点,依旧是大排长龙。

周屿甚至在寒假的时候,就抽空帮忙给注册了商标,还找设计师做了专门的包装,整得像模像样。

小酒楼最近更是把左右两家经营不善的门店一并盘了下来。

不过还在翻新装修中。

等新盘的店面搞好,前前后后加起来,光是面积就去年的三倍之多了。同时也在陆陆续续开始招新的人手。

眼下的晓英酒楼,早已不是当初那间小作坊了,而是逐渐成了真正颇具规模的“大酒楼”。

但这次的扩张并不是为了扩大“肉松小贝”销路。

而是在这一年的引流之下,客源越来越多,穆桂英也争气又勤快,做菜用心,味道扎实。

久而久之,小酒楼的生意还真就越来越好了,蒸蒸日上。

甚至到现在,晓英酒楼已经成了半个“网红店”,在临安市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名气完全不输它的招牌肉松小贝。

一年前,周屿重生第一天的理想之一:盘活小酒楼。也算是实现并安稳落地了。

毕竟,不管是周屿,还是穆桂英,都不是专门从事烘焙行业的人。

手艺和创意固然能撑起一个招牌,但想要真正长久发展,终究要落到餐饮管理和经营上。

周屿很快就要去外地上大学,自身的事情已经够忙,根本抽不出太多精力。

因此,小酒楼的未来,并不能指望他来操心。

真正能让这家餐馆持续经营下去的,是穆桂英。

这不仅仅是一份生意,更是她的人生理想。

对她而言,把这家小酒楼好好经营,就是最踏实、最长远的归宿。

眼下。

还未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

红茶的清苦与八角桂皮的辛香交织在一起,带着热气扑面而来。

周屿伸手推开门。

“吱呀”一声,门板刚开到一半,

只见穆桂英正好端着满满当当的一盆茶叶蛋出来,

热气氤氲,蛋壳缝隙里渗出的茶香与卤味混合。

她脚步稳健,手里那盆分量不轻,却端得四平八稳。

抬头瞧见周屿进来,立刻笑了起来:“来来来,尝尝我新做的这锅茶叶蛋。也是你桂阿姨教的方子。”

周屿接过一颗茶叶蛋,蛋壳还冒着热气,指尖烫得他下意识吹了口气。

剥开后,淡淡的茶香与卤味一齐溢出来,他咬了一口,只觉入味又香,忍不住点头。

穆桂英见状,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好吃吧?要是觉得行,等你出发去川藏线的时候,妈给你煮一锅带上路。你和罗京两个人,随便吃。茶叶蛋放个一两天没事,路上正好补补营养。”

周屿抬眼,望着穆桂英被热气得微微泛红的脸,手里那枚热乎乎的茶叶蛋有点格外烫手。

片刻沉默后,他轻轻放下蛋壳,认真开口:“老妈,我……不去川藏线了。”

穆桂英手里的盆子微微一顿,眼睛都瞪大了几分“什么?”

周屿神色笃定,语气却温和:“我想好了,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