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天宇。
就是之前那场算法擂台里,因为手慢了一秒,被他直接攻擂成功的那位兄弟。
也是师大附中本次双科擂台的秘密武器。
这还真是冤家路窄。
卢天宇看到周屿的瞬间,也是一整个愣住,嘴角都在微微抽搐。
“卧槽,怎么又是他?!”
要知道,上一场输得那叫一个憋屈。
就因为自己多犹豫了两秒,活生生把一场稳赢的局面,送成了翻车。
更离谱的是。
这哥们仗着抢到了擂主,后面连下三城,专挑偏门、冷门的难题,直接把他们附中编程队按在地上摩擦。
也许,要是没有自己那一秒的失误,这一切,根本不会发生!
直到现在,卢天宇还没从那种“自责+懊恼+悔恨交加”的情绪里彻底走出来。
不过好在。
数学擂台赛打到现在,他的状态已经彻底拉满。
心态也调整回来了。
——我卢天宇,还是最强的!
——我就是必杀技,附中之光!
更何况今天简直是天命加身,人品大爆发!
一路刷上来的三道题,全都被他撞上了刷过的原型题目,打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现在这一道,更是昨天刚刷到过的变体题。
虽然当时扫一眼就觉得离谱,难得不行,直接劝退。
但前两问的解题思路他还记得,思路清晰,信心爆棚。
这题,绝对是普通高三生的地狱难度。
甚至,已经超出高考范畴,直逼竞赛省一的边界。
如果说之前是周屿靠“超纲”通关。
——那么现在,风水轮流转!
这一次,终于轮到他卢天宇报仇雪恨了!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但他卢天宇不用等那么久——只要一个小时,就够了!
想到这里。
卢天宇又一次露出了一个十分兴奋的笑容。
周屿倒是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只想赶紧做完题,回教室上课。
毕竟,班长周宇还在那儿等着呢。
——老子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一点也不想到处装逼,是你们逼我的!
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这道题,核心其实并不难理解。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组合构造题。
题目一共四问:
第一问,考察基础的构造可行性判断。
第二问,则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问题。
第三问,是将理论推导落地到具体实例,验证构造方法的有效性。
第四问,更是高阶扩展了,是在更高复杂度下,验证划分空间是否仍然存在或直接崩塌。
这也是为何先前,无人敢迎战。
这他妈随便拿一问出来,都有点束手无策了。
题目看起来不长,但非常折磨人。
它不是那种一眼能下手的计算题。
也不是那种代数一通变形的套路题。
——而是让你站在原地发呆半小时的那种纯粹折磨人的构造题。
和信息学擂台不同。
数学的对抗,是最直接、最原始的。
两块巨大的推拉黑板,可以上下切换,写满一整面墙。
没有电脑。
没有编译器。
只有一支粉笔,一个板擦,一块黑板。
和大脑。
——赤裸裸的正面硬刚。
场内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卢天宇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拿起粉笔,唰唰唰直接落笔。
他早已想好了思路,像机关枪一样,把公式、推导、结论一股脑倾泻在黑板上。
一道公式接一道公式,行云流水,密密麻麻,很快就占满了上半块黑板。
如果有人此刻站在他身后,一定会产生一种错觉。
“这个人,已经稳了。”
而反观周屿。
他站在黑板前。
拿着粉笔,站了整整十秒。
不动。
像是在发呆。
更像是在思考。
观众席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
“怎么还不写啊?”
“哥……快点啊,别发愣了!”
“时间不够的!”
而台上的卢天宇,已经写到了下半块黑板。
余光偏见周屿的进度,他的嘴角甚至带上了一丝快意,心想:“哈哈,怎么?不会吧?”
就在这个时候。
周屿终于动了。
但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节奏。
一笔一划,干干净净,极其工整。
他他每写一两行,都会停顿。
低头,思考三秒,再继续。
写——停——写——停。
观众席上,急得直跺脚。
“啊这……到底会不会啊!这也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