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猪八戒背媳妇(1 / 2)

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早已摆开了丰盛的宴席。典型的东北菜式琳琅满目:小鸡炖蘑菇、锅包肉、猪肉炖粉条、得莫利炖鱼、红肠拼盘、酸菜白肉……当然,更少不了刘家自家烧锅酿造的、醇香扑鼻的高粱酒和陈年窖藏。

客厅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刘家大大小小二三十口人,几乎都到齐了,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得如同过年。

主角,自然是第一次正式登门的新姑爷邵明珠。

“明珠啊!快!坐这儿!坐爸旁边!” 刘父脸上乐开了花,亲自拉着邵明珠,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的主宾位上,那份喜爱和重视,溢于言表。

“对对对!明珠,一路上辛苦了吧?快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刘母赶紧递上一杯刚沏好的热茶,眼神里满是慈爱和心疼。

堂兄堂弟们纷纷给邵明珠递烟、倒酒。几位堂姐堂妹,则围着刘念和她怀里刚刚睡醒、睁着大眼睛好奇张望的小平安,啧啧称赞。

“哎呀!念念!你这闺女养得可真好!白白胖胖的,这大眼睛滴溜溜的,真像你!”

“是啊!念念真是越来越有福相了!瞧这气色,多好!”

刘念听着姐妹们的夸赞,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她脸上洋溢着幸福而骄傲的笑容,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被父亲和兄弟们簇拥着的丈夫。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

刘父端起酒杯,红光满面地站了起来,声音洪亮:

“今天!是我老刘家大喜的日子!我的好女婿明珠!带着我的宝贝闺女念念!还有我的心肝外孙女灵芸!正式回门了!”

“我高兴!我太高兴了!来!大家一起!敬明珠和念念一杯!欢迎回家!”

“欢迎回家!”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相贺。

邵明珠赶紧站起来,双手捧杯,态度恭敬而诚恳:

“谢谢爸!谢谢妈!谢谢各位亲戚!是我做得不好,回来晚了。以后我一定常带念念和平安回来看望二老和大家!这杯酒,我敬大家!” 说罢,他将杯中辛辣的高度白酒一饮而尽,面不改色,赢得一片叫好声。

席间,亲戚们自然对邵明珠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一位堂哥好奇地问:“明珠啊,听说你们军在朝鲜打得可厉害了!万岁军!这名号真是如雷贯耳啊!”

邵明珠谦虚地笑了笑:“都是战士们打得好,祖国人民支援得好。我们只是尽了军人该尽的职责。”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刘父却激动地补充道:“听听!听听!这就是我女婿!立了天大的功劳!还这么谦虚!”

这时,一位比较年轻的堂弟,眼尖地指着邵明珠军装上那枚造型独特、熠熠生辉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好奇地问:“姐夫!您这枚勋章……好像跟咱们的不太一样?”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去。

还没等邵明珠开口,坐在他身旁的刘念,脸上带着一丝按捺不住的骄傲和小小的炫耀,抢先一步,用一种看似随意却清晰无比的声音解释道:

“哦,这个呀。这是朝鲜金同志亲自授予明珠的‘一级国旗勋章’。一般是授予对朝鲜国家有杰出贡献的外国友人的。咱们志愿军里,能获得这枚勋章的,可不多呢。”

她的话音刚落,桌上就响起了一片惊叹声!

“哎哟我的妈呀!外国领导人亲自授予的?”

“金同志!了不得!了不得!”

“念念!你可是嫁了个真英雄啊!”

刘念听着姐妹们的惊叹,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却努力保持着淡定的微笑,还轻轻推了邵明珠一下:“哎呀,也没什么,他就是运气好……” 但那眼神里的得意,简直能放出光来。

另一位堂姐又好奇地问刘念: “念念,听说明珠不光会打仗,还是大学生?还会说外国话?还会拉琴?”

刘念一听,更来劲了。她捋了捋头发,脸上带着一种“哎呀这都被你们知道了”的羞涩又自豪的表情,声音都轻快了几分:

“是啊!他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呢(虽然因抗战没毕业,但学历足够唬人)!英语和俄语都说得可流利了!跟苏联顾问开会都不用翻译,更是我们志愿军跟美国人谈判的中方首席翻译官!”

“手风琴也拉得特别好!还会自己写歌呢!以前在部队搞联欢,他一上台,下,瞥了邵明珠一眼,才慢悠悠地继续说:“掌声可热烈了!”

这番看似夸丈夫才华,实则暗戳戳宣示主权的“炫耀”,引得堂姐妹们一阵哄笑和羡慕的惊呼。

“哎呀!念念!你真是好福气啊!找了个文武双全的!”

“就是!又能打仗!又有文化!还这么年轻英俊!念念,你可是咱们姐妹里嫁得最好的了!”

刘念听着姐妹们羡慕的话语,看着她们投向自己那略带“嫉妒”的眼神,心里那份满足和骄傲简直要满溢出来了!她感觉自己这四年的等待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加倍的回报!她忍不住在桌子下,悄悄伸出手,紧紧握住了邵明珠的手,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邵明珠感受到妻子的激动,也回握住她的手,侧过头,对她温柔地笑了笑,眼神里充满了理解和爱意。他当然知道妻子那点小小的“虚荣心”,但他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觉得这样的念念,格外真实可爱。

客厅里的气氛热烈到了顶点。酒过数巡,菜过五味,大家都有些微醺。刘父喝得满面红光,亲热地搂着邵明珠的脖子,爷俩正扯着嗓子、比划着手势,在划“哥俩好呀!八匹马呀!”的酒拳,引得周围亲戚阵阵哄笑。

这时,刘家请来助兴的二人转小班子锣鼓家伙一响,开始表演了。唢呐高亢,板胡悠扬,手玉子打得噼啪作响,瞬间把东北人家的那种热辣辣的欢快劲儿给掀了起来。

邵明珠一看这架势,眼睛顿时就亮了!他前世在沈阳军校上学时,就没少往刘老根大舞台跑,对这门接地气的艺术形式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再加上今天酒意上涌,心情又是前所未有的放松和高兴,那股子北京爷们儿爱玩爱闹、豁得出去的劲儿一下子就冒了上来!

他猛地站起身,脸上带着兴奋的、跃跃欲试的笑容,对着表演的艺人和满屋子的亲戚大声嚷嚷道:

“好!这调子太地道了!听得我嗓子都痒痒了!”

“来来来!师傅们!家伙事儿借我使使!让我也来一段!给咱爸咱妈和大家助助兴!”

他这话一出口,全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姑爷要上场!”

“邵军长!来一个!”

“明珠!唱啥?咱们给你捧场!”

刘父刘母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随即脸上乐开了花,使劲地鼓掌!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平时沉稳威严的军长女婿,还有这么活泼、放得开的一面!

邵明珠几步蹿到艺人面前,跟他们低声快速交流了几句,然后转过身,目光在人群中一扫,精准地锁定了正掩着嘴、笑得眼睛弯弯的妻子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