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嗦——发——咪——唻——哆——” 生涩却努力追求准确的音符,断断续续地、试探性地从琴弦上响起,在清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有些单薄,却异常清晰。仅仅是这开头的几个小节,那优美而略带伤感、充满诉说感的旋律雏形就已显现,瞬间抓住了所有听到它的心神,包括弹奏者自己。
高红梅一下子就被这迷人的旋律彻底俘获了!这比她练习曲里任何一段枯燥的音阶、任何一首简单的童谣都要动听、深邃、富有情感百倍千倍!她更加投入了,完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一遍又一遍地、极其缓慢而执着地摸索着那些陌生的音符组合,遇到复杂的附点节奏、切分音或者需要双手紧密配合的华丽段落,就不得不停下来,反复琢磨、拆分,或者抬起头,向一直安静坐在旁边陪伴的周振华投去求助的目光。
“振华,这里……这个音符旁边加了一个小点点是什么意思?时值变了么?”
“嗯,这里是附点节奏,前面这个音符要弹得稍长一点,大概是它本身时值的一点五倍,后面那个音短而轻。”
“这里左手这个……这个叫和弦对吧?这三个音要一起按下去吗?手指好像有点够不着……”
“对,这是c大调的主和弦。手指尽量放松,用1、3、5指,同时稳稳地按下去,力度要均匀。对,就是这样。”
周振华总能立刻给出清晰、准确而专业的指导,仿佛他对这首曲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处理方式都早已烂熟于心,信手拈来。高红梅虽然心中诧异与好奇的浪潮一阵高过一阵,但全身心都沉浸在解锁这首绝美乐曲的巨大挑战和无穷魅力中,也暂时顾不上深入探究丈夫这突如其来的“音乐天赋”了。
接下来的日子,高红梅的钢琴练习有了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梦中的婚礼》彻底取代了《小星星》,成为她每日雷打不动、投入时间最长的必修功课。过程依然艰难无比,尤其是中间那段华彩绚烂、情感澎湃激昂的段落,对手指的跑动速度、力度控制以及左右手的协调配合要求极高,她常常卡在一个艰难的小节反复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直到手指发酸,额头冒汗。
但她却乐此不疲,甚至甘之如饴。因为这首曲子太美了,美到让她心甘情愿付出所有的耐心、努力和汗水。她弹得依旧生涩,错音、停顿和节奏不稳在所难免,速度也远未达到原曲应有的流畅与辉煌,但那动人魂魄的旋律框架、那真挚饱满的情感内核,已经逐渐在她笨拙却无比认真、倾注了心血的弹奏中,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
有时,周振华会默默地搬把椅子坐在不远处,闭上眼睛,屏息凝神,听着妻子磕磕绊绊、却一遍比一遍更熟悉的弹奏,将那首来自他遥远前世记忆的经典乐章,在这个温暖的时空、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农家小院里、由他最爱的女人手下,一点点地、真实地构建出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跨越时空的奇妙连接感和深深的感动在他心中无声地弥漫开来,如同温暖的潮水。
而断断续续的、却已然能听出惊人美感与深情的琴声从周家窗口飘出,萦绕在“周小庄”的院落上空时,也常常会让清晨路过的村民、或是早早到来的食客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侧耳倾听,脸上露出惊讶与陶醉交织的神情。
“咦?老板娘最近弹的这新调子……从来没听过啊,不像以前的儿歌了,这曲子……真好听!听着心里头怪舒服的,又有点酸酸的?”
“是啊,这旋律,又华丽又有点说不出的忧伤,听着像是很高兴的事,又想掉眼泪似的……奇了怪了,到底是啥曲子啊?从来没听广播里放过。”
没有人知道,这首即将持续惊艳月亮河畔、成为“周小庄”又一独特风景的《梦中的婚礼》,并非来自任何现世的乐谱或广播电波,而是源于周振华一个无法对人言说的、关于前世的“梦”,以及一份跨越了时空界限的、极致深沉而浪漫的爱意馈赠。
它只属于这里,只属于孜孜不倦弹奏它的高红梅,和默默赠予它的周振华。这是一个只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关于爱与音乐的、永恒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