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针灸(1 / 2)

王建业听闻周振华不仅看出了他的隐疾,还主动提出赠送有调理功效的野山茶,心中已是又惊又喜,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强烈的信任感油然而生,对周振华的好奇与敬佩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正待再次诚恳致谢,却见周振华并未立刻转身去取茶,反而微微蹙起眉头,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专注,似乎在凝神感知着什么更为深层的东西,随后脸上露出一丝比之前更为郑重的神色。

周振华确实在调动全部心神,更仔细地感知王建业体内那丝气息凝滞的根源。灵泉水赋予他的超凡感知力,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穿透表象,深入肌理。

他察觉到,那不仅仅是普通的气机不畅或浅表炎症,其深处,在心窝之下、胃脘之上那片区域,似乎缠绕着一小团更为深沉、凝练、难以化开的郁结之气。这团郁气并非一日之寒,乃是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思虑过重、饮食失调,混合了某种难以排解的压力,日积月累,如同淤泥沉淀,深深嵌入中焦气机运转的核心枢纽。单靠茶叶温和调理,如同以毛毛细雨润泽干涸板结已久的大地,虽有益处,但过程缓慢,且极易因外界压力或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难以触及根本。

他沉吟片刻,目光清澈而坦诚地看向王建业,语气比之前更加认真了几分,带着一种医者般的审慎:“王总,恕我直言。经过方才更仔细的感知,您胸腹间这处郁结,年深日久,盘根错节,其顽固和深沉的程度,似乎比我想象的还要更深一些。单靠茶饮温和调理,如同细雨润旱田,虽是好意,也能缓缓滋润,但终究速度缓慢,恐难迅速缓解您发作时的不适,且易反复。”

王建业刚刚放下的心又被提了起来,连忙追问,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急切:“周老板的意思是?莫非还有更好的办法?” 健康问题,尤其是困扰他多年的隐疾,此刻被高人点破,由不得他不关心则乱。

周振华坦诚相告,目光平静却充满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若是王总信得过,我早年随那位老师傅学拳强身之时,他老人家于中医之道亦颇有涉猎,尤其推崇古法针灸与推拿之术,认为其能直达病所,调和阴阳。

我耳濡目染,也跟着略懂了一点舒筋活络、调理气机的皮毛手法,旨在辅助练功后恢复。我看您这郁结,气滞血瘀,枢纽不通,若是方便,我现在可以为您简单施针一次,选取二三要穴,或许能更快地疏通一下那处郁结,撬动僵局,令气机得以重新流转。

之后再配合那野山茶日常温养巩固,双管齐下,效果可能会好上许多,也更不易复发。当然,”他语气谦和,充分尊重对方意愿,“这只是我基于感知的一己之见,针灸之事,非同小可,您若觉得不妥,或心存疑虑,全当我没说,那野山茶您照常饮用,亦有益处。”

“针灸?”王建业再次愣住了,今天来到这月亮河畔的农家小院,带给他的震惊真是一浪高过一浪,层层递进,每一次都冲击着他的认知。先是惊艳绝伦、蕴含生机的美食,再是对方不为巨利所动、坚持原则的定力,然后是神乎其技、近乎“透视”的“望气”之能,现在……这个看起来朴实无华的年轻老板,竟然还说他懂针灸?而且要亲自为自己施针?

若是十分钟前,甚至五分钟前,有人告诉他一个农家乐老板要给他这个千亿身家的集团主席扎针治病,王建业必定觉得是无稽之谈,甚至会认为对方是骗子而心生不悦。但此刻,刚刚被对方精准无比地点破困扰自己多年、连顶级医疗设备都难以清晰界定根源的隐疾后,他心中已无半分轻视与怀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到极致的好奇、一种隐隐的、几乎破土而出的期待,以及一种对“奇人”的莫名信任。他见过的国内外名医大家不少,各种高端精密体检、先进靶向疗法、私人定制康复方案更是家常便饭,但从未有人能像周振华这样,不靠任何仪器,不问详细症状,仅凭“感知”就直接道破他身体最深处的细微不适,并且描述得如此贴切。这种超越现代医学理解的能力本身,就为周振华笼罩上了一层令人不得不信服的神秘光环。

“方便!当然方便!”王建业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像是生怕对方反悔一样,立刻应道,甚至主动将身体在石凳上坐正,挺直了腰背,一副全力配合的姿态,“周老板肯出手,那是求之不得!需要我怎么做?是躺下还是就这样坐着?” 他的语气里甚至带上了一丝迫不及待的欣喜。到了他这个地位和年纪,深切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远超一切财富与地位,遇到如此深不可测的奇人,他岂肯错过这或许是千载难逢的调理机会?这甚至可能是一次机缘!

旁边的助理见状,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张了张嘴,似乎想出于职责提醒老板谨慎一些,毕竟这涉及身体发肤,而且对方身份未明……但看到王建业那异常坚决、甚至带着兴奋的态度,他又硬生生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身体更加绷直,紧张万分地盯着周振华的一举一动,仿佛随时准备冲上前阻止。高红梅也站在丈夫身边,双手绞着围裙一角,眼中满是担心和疑惑。她知道丈夫会功夫,身体比一般人强壮得多,但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还学会了针灸?这能行吗?可别出什么岔子……

周振华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却依旧沉静如水,只是对王建业点点头:“您只需放松坐好,尽量保持身心平静即可。过程很快,不会太久。” 他语气中的平静和自信,无形中安抚了众人紧绷的神经。

说完,他转身快步走进屋内。

片刻后,他拿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深色紫檀木盒出来。木盒表面包浆醇厚,色泽深沉,边缘处略有磨损,透着一股古拙之气。打开盒盖,里面衬着暗红色的丝绒软布,在夕阳余晖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绒布之上,整齐地排列着两排长短不一、细如毫发的银针,针体流转着纯净的光华,针尾处偶尔点缀着极细微的螺旋纹或云纹,显然经过精心打造,绝非现代工业量产之物,针尖在光线映照下闪烁着一点纯净而内敛的寒芒,一看便知不是凡品,隐隐有古意流淌。这是他之前偶然在空间茅屋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抽屉里发现的,似乎是伴随那口灵泉存在的古物,一直被妥善收藏,今日情况特殊,心念一动,才决定取出使用。

周振华去旁边压水井旁仔细净了手,用干净布巾擦干。然后回到石桌前,打开木盒,取出一根中等长度的毫针。当他拿起那根细如发丝的银针时,整个人的气场骤然一变,仿佛瞬间从一位温和的农家主人,变成了一位沉凝渊深、全神贯注的医者。他的眼神变得无比专注,目光锐利而稳定,周身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的信赖感,与方才那个在鸡舍旁忙碌、在厨房掌勺的农夫判若两人。这种气质的瞬间转变,让原本紧张的王建业助理都不由自主地稍微放松了一些,只是眼睛依旧一眨不眨地盯着。

“王总,请放松,可能会有一点微胀或酸麻的感觉,属正常现象。”周振华声音平和舒缓,带着一种奇异的、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王建业依言,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尽量让紧绷的肩背肌肉松弛下来。只见周振华立于其身侧,左手虚按定位,右手拇指食指拈起那根银针,动作如行云流水,甚至没看清他如何运腕动作,只见银光微微一闪,那根细长的银针已然精准而轻巧地刺入了他手腕内侧、距离腕横纹约两寸的内关穴附近,入肉极浅,但王建业立刻感到一股明显的酸胀感,如同微弱电流,顺着小臂内侧缓缓向上蔓延开来,感觉十分奇异,却并不难受。

“内关穴,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周振华轻声说了一句,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紧接着,周振华手指如飞,又取出一根稍长一些的针。他示意王建业卷起一点裤腿,精准定位膝下外侧。同样是一刺即入,动作快如闪电,却又举重若轻,针尖精准刺入足三里穴。这一次,酸胀感更为强烈明显,甚至有一股温热感随之扩散。

“足三里,健脾和胃,扶正培元。”

王建业心中已是暗暗称奇不已!这手法,又快又稳又准,下针时那种果决和自信,绝对是有真本事的!他因身份缘故,接触过的名医针灸大家不在少数,但从未有人下针如此举重若轻,如臂使指,且针感如此清晰特别,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穿透力。光是这两针,就让他对周振华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

然而,这还没完。周振华凝神静气,仿佛将周身意念集中于指尖。他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第三根更长的银针。这一次,他的动作似乎慢了下来,带着一种凝重感。王建业甚至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温和却强大的气机仿佛从周振华身上弥漫开来,牢牢锁定了自己胸腹之间那处郁结之地。周振华目光如电,锁定王建业上脘穴附近区域,出手如清风拂过,却又快得让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