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两千块(2 / 2)

车窗外,高老汉和高大壮的身影越来越小,高大壮还在用力地挥手。周振华也朝他们挥了挥手,目光掠过自家的院子,最后,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扫向了王芳家的方向。

远远地,似乎能看到豆角架旁的地上有个模糊的人影,一动不动。周振华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转开目光,望向车前方延伸的土路。

那点微不足道的阴影,此刻已被他心中更重要的牵挂和希望彻底覆盖。

卡车卷起滚滚黄尘,驶向县城。

车厢里,是两千斤承载着国营饭店认可的优质西瓜。

周振华怀里,揣着沉甸甸的两千块钱现金,以及一份更珍贵的、写着“一万字一百块”的翻译稿。

卡车在县城边缘把周振华放下。告别了热情的王师傅,周振华脚步轻快,直奔月子中心。

推开熟悉的房门,一股混合着奶香和消毒水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妻子正靠在床头,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轻轻哼着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母子俩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振华!”

妻子看到他,眼睛瞬间亮了,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你怎么这时候来了?地里的活……”

“忙完了!有大喜事!”周振华快步走过去,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他小心地凑近,看着儿子熟睡的小脸,心都要化了。

他轻轻握住妻子的手,低声道:

“瓜都卖出去了!卖了个顶好的价钱!”

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那厚厚一沓钱,没有全拿出来,只是露出了一个厚实的边角,“你看!”

妻子的眼睛瞬间瞪圆了,捂住了嘴,难以置信地看着那沓钱:

“这……这么多?都卖了?给谁了?”

“国营饭店!全要了!两千斤!两千块!”

周振华压低声音,每个字都透着兴奋,

“而且,以后长期要咱的瓜!咱家那地,真成金窝窝了!”

妻子的眼圈一下子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是喜悦的泪水,更是长久压抑后释放的泪水:

“太好了!太好了振华!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能行!”

她把头轻轻靠在丈夫坚实的肩膀上。

周振华温柔地拥着妻儿,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与幸福。

在月子中心待了好一会儿,享受着这短暂而温馨的天伦之乐,看着儿子吃饱喝足再次睡去,他才轻轻起身。

“我还得去趟新华书店,”周振华对妻子说,

“把翻译好的稿子交给李编辑,顺便谈谈后面的活。你好好休息,我快去快回。”

妻子理解地点点头,脸上是满足的笑容:

“去吧,正事要紧。我和宝宝等你。”

周振华离开月子中心,脚步依旧轻快,但多了一份沉稳。

他熟门熟路地来到县新华书店后面的编辑室。

“李编辑在吗?”

周振华敲了敲门。

“请进!”

里面传来李国栋温和的声音。

推门进去,李国栋正伏案看着一堆稿件,鼻梁上架着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

看到周振华,他立刻放下笔,脸上露出笑容:

“哟,周师傅!快请坐!稿子译好了?这么快?”

“李编辑,您看看。”

周振华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小包裹,里面是誊写得工工整整的稿纸,双手递了过去,

“按您的要求,一万字,您看看成不成?”

李国栋接过来,先掂量了一下厚度,然后解开牛皮纸,抽出几页,快速浏览起来。

他的目光在稿纸上移动,时而点头,时而微微蹙眉思考。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周振华略显紧张的呼吸声。

过了几分钟,李国栋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好!周师傅,翻译得非常好!信达雅,专业术语准确,语言也很流畅,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你这水平,真是越来越扎实了!”

周振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您过奖了,李编辑。能帮上忙就好。”

“这可不是帮忙,这是你的本事!”

李国栋肯定地说,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付款凭证,熟练地填写起来,

“一万字,一百块。按规矩,稿费下个月初跟工资一起发。不过……”

他抬头看了看周振华,眼中带着商量的意味,

“周师傅,我看你效率高,质量又有保证。我们最近正好有一套苏联的农机维修手册要紧急翻译出来,时间紧任务重,稿酬可以适当上浮一点。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接?大概还有三万多字。”

周振华的心猛地一跳!又是新的活计!而且稿酬还能上浮!这简直是双喜临门!

“有兴趣!当然有兴趣!”

周振华毫不犹豫地点头,声音带着坚定,

“李编辑您信得过我,我一定按时按质完成!”

“好!爽快!”

李国栋很高兴,又拿出几张稿纸,“这是原文资料和要求,你先拿回去看看。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

周振华接过新的资料,感觉比刚才那沓钱还要珍贵。

这不仅是收入,更是对他知识能力的认可,是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路。

走出新华书店,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县城。

周振华深深吸了一口带着烟火气息的空气。怀里揣着两千块现金的踏实感,脑中装着新接翻译任务的兴奋感,心中装着妻儿平安的幸福感,还有对未来瓜地和翻译事业的双重憧憬,让他觉得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他迈开步子,再次走向月子中心,步履坚定而轻快。

他知道,从这块“绝户地”开始的故事,才刚刚翻开崭新而充满希望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