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高老汉身形陡然一矮,步法如鬼魅般贴近木人桩,动作节奏瞬间加快!手臂不再是规整的摊膀伏,而是如毒蛇吐信,手指并拢如标枪,沿着桩臂中线闪电般钻入,指尖凌厉地刺向桩上象征咽喉和双眼的位置——这是标指!咏春拳中应对突发危机、以奇招狠招反制的应急杀招!动作快如疾风,狠辣精准,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气势,与之前稳扎稳打的小念头和流动的寻桥形成鲜明对比。
周振华看得心头一凛,仿佛能感受到那指尖蕴含的穿透力。
高老汉一套打完,缓缓收势,双手自胸前按下归于丹田,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晨曦中闪着微光,整个人的精气神却愈发凝练饱满。
他转头看见周振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振华,起得正好。看我这老头子活动筋骨?”
周振华大步走上前,眼中满是惊叹与热切:“爸,您这哪里是活动筋骨?分明是藏着真功夫!稳得像山,快得像电!特别是那近身寸拳,还有那卸力的巧劲儿,对方一拳打来,您手那么一拨一转,自己纹丝不动,对方的力就偏了,太神了!还有那近身的标指,看着就吓人!”
他搓着手,眼神灼灼,“爸,我能跟您学学吗?不指望成高手,就学点强身健体、防身自保的本事,出海遇到风浪,也多份底气!”
高老汉看着周振华年轻力壮的身板和眼中真诚的求知欲,又想起昨晚一家人围坐大啖海鲜的温馨,心中甚是欣慰。
他捋了捋花白的短须,爽朗笑道:
“想学?好啊!咏春讲的就是科学实用,没有花架子,最合我们这种靠力气和胆识吃饭的人。
你看这老伙计(他拍了拍身边的木人桩),它身上一百一十六个角度,就是固化攻防路径最好的老师。
不过,万丈高楼平地起,想学,就得从最根基的小念头开始,把马步扎得像船锚,把中线刻进骨子里,把寸劲练到拳头上!”
他重新站定,摆好标准的二字钳羊马,示意周振华过来:
“来,振华,先站个马步我瞧瞧。记住口诀:头正颈直,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收腹提肛!力从脚下生,通过腰马传递,沉住气,守住自己的中线!出拳时,不管对方怎么动,你的拳头,永远打向他的中线——咽喉、心窝!这是最短的路径,也是最强的攻击!这就是‘守中用中’!”
周振华立刻兴奋地模仿着站好。
初学乍练,姿势难免生涩僵硬,膝盖微微发抖,但他神情专注,努力体会着高老汉的每一个要点。
高老汉走到他身边,耐心地纠正:
“膝盖再内扣一点,对,像夹住一头羊……肩膀放松,别端着……手肘下沉,护住肋下中线……好,保持住!感觉脚掌像树根一样扎进地里!”
大黄狗也好奇地凑了过来,围着两人和那沉默的木人桩打转,偶尔用湿漉漉的鼻子嗅嗅桩脚,又抬头看看保持着奇怪姿势的主人,尾巴悠闲地摇晃着。
初升的朝阳彻底跃出海平面,金色的光芒洒满小院,将木人桩沉稳的轮廓、老者矍铄的身影和青年专注的姿态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那沉稳有力的“啪、啪”击桩声,高老汉低沉耐心的讲解声,周振华因用力而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以及大黄偶尔的轻吠,混合着带着咸味的海风,交织成渔村清晨最富生机的乐章。
昨夜海鲜盛宴的余韵犹在舌尖心头萦绕,而一种源自古老智慧、追求实效的力量与传承,正伴随着这勤勉的晨光,在拳掌交错间,悄然扎根、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