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陈述过程中,林薇始终紧扣“市民安全感”和“城市治理现代化”这两个招标方最核心的需求,将联盟各家成员看似独立的技术优势——沈浩的尖端算法、周雯的用户体验、赵启明的项目管理框架——无缝地整合、串联起来,最终呈现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有温度的整体方案。她的演讲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既有技术的高度,又有人文的温度,更具备实践的可行性。
进入提问环节,会场的气氛再次紧绷。几位评审就技术细节、数据合规性、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问题,联盟团队准备充分,由相应的成员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
终于,一直沉默的李处长拿起了身前的麦克风。他的问题言简意赅,却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联盟模式最敏感的神经:“林总,你们的方案听起来确实颇具吸引力,技术构想也很前沿。但是,我必须指出,由多家在股权、管理上相互独立的公司联合执行一个如此庞大且长期的项目,其最大的潜在风险在于项目执行的稳定性,以及未来十年、二十年服务支持的连贯性。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联盟模式在本质上存在着‘责任主体分散’的天然缺陷?一旦联盟内部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分歧,或者某一家公司出现经营问题,将如何保障项目的整体不受影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城市关键基础设施,而不是一个看似美好却可能因为内部分裂而崩塌的空中楼阁。”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切中要害。会议厅里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薇身上。“寰宇科技”的代表团队区域,几个人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那是一种看到对手被击中要害时的期待。
林薇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她没有丝毫的慌乱,甚至嘴角还泛起一丝从容的弧度。她向前微微迈了一小步,确保自己的声音能更清晰地传达出去。
“李处长,非常感谢您提出这个如此关键且深刻的问题。这确实是所有采用协作模式的项目都必须正面回答的核心关切。”她首先肯定了问题的重要性,姿态不卑不亢。
“首先,在法律和契约层面,我们五家公司并非简单的短期项目合伙,而是已经签署了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以及针对本项目专门制定的《项目共同承担与保障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了联合责任条款,任何一家公司出现问题,其责任和义务将由联盟其余成员共同承担,确保项目不会因为单一节点的风险而停滞。我们是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牢固整体。”
“其次,在项目管理与执行层面,我们设立了由‘钉刺’公司牵头、各成员公司核心人员组成的常设项目管理办公室(po),建立了统一且标准化的技术接口、数据交换规范和应急响应流程。这意味着,从技术实现到服务交付,我们是一个内部无缝对接的单一实体,而非松散的拼凑。‘钉刺’在大型复杂系统集成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确保项目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最后,也是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林薇的声音略微提高,目光坚定地扫过全场每一位评审,“我们这个联盟的凝聚力,并不仅仅来源于一纸合同。它更深层次地源于我们对‘打造更安全、更便捷数字城市’这一共同理念的坚持,源于我们对市场规则和用户需求的深刻敬畏与尊重。我们或许单个公司的规模不如竞争对手庞大,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专注、更加灵活,也更加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能够证明我们价值的机会。我们相信,这种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驱动力和责任感,比任何外在的行政命令或资本压力,都更能有效地保证项目的长期成功和持续进化。”
她的回答,不仅坦诚地承认了联盟模式潜在的风险,更给出了具体、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最后则将答案升华到了企业价值观和内在驱动力的层面。这番回应,既体现了理性的严谨,又饱含了信念的力量。
几位评审专家再次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一次,他们点头的幅度明显更大了些。李处长面无表情地记录着什么,但之前那极其锐利的眼神,似乎略微缓和了一丝。
答辩环节正式结束。最终的结果需要经过评审组合议后,另行通知。当林薇带领着她的团队成员走出会场时,她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来自“寰宇科技”团队方向的那种志在必得、居高临下的气势,已经明显地减弱了。对方成员的表情不再像入场时那样轻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的审视。
阳光依旧明媚,洒在走出大厦的联盟每一位成员身上。林薇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室外新鲜的空气。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她和她的联盟,已经在这场被普遍不看好的绝境中,淋漓尽致地打出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平。他们不仅成功地向市场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完成了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的、高强度协同作战的淬炼。这场在巨大压力下展开的绝地反击,不仅为他们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锻炼了队伍,磨合了协作机制,坚定了彼此的信任。
而他们与“寰宇科技”,以及与那位隐藏在幕后、心思难测的徐天之间的博弈,显然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未来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但经过此役,他们手中已经握有了更足的底气,和更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