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立刻捕捉到这一细微变化,他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补充道:“哎,您瞧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纯粹是技术人的羡慕。沈总监您别往心里去,咱们‘钉刺’在技术上的投入和自由度,在国内已经是顶尖了。”他适时地送上安抚,既抛出了诱饵,又避免了过于直白的挑唆。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又发生了数次。周瑞总是能找到一个看似自然的切入点,然后在不经意间,向沈浩描绘寰宇科技(尤其是在徐天掌控下)技术环境的“纯粹”、“自由”和“资源充沛”,反复暗示在“钉刺”这样一家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不断平衡商业利益与技术理想的创业公司,像沈浩这样的顶尖技术人才,其长远发展终究会受到限制。
乔娜通过她在公司内部构建的强大“情报网络”,陆续听到了一些关于周瑞与沈浩接触频繁的风声,虽然无法得知具体谈话内容,但综合周瑞的背景和徐天一贯的作风,她感到了强烈的不安。她立刻将自己的担忧汇报给了林薇。
“薇姐,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这个周瑞,恐怕真的就是徐天派来的‘暗棋’,一枚精心布置的棋子。他的首要目标,很可能不是窃取具体的资料,而是沈浩!”乔娜的语气忧心忡忡,“沈总监是我们公司的技术灵魂,是‘蔚风’项目能够成功的核心保障。他如果被动摇,甚至被挖走,对我们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比任何商业竞争都更致命!”
林薇面色凝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她最担心的事情,正以这种最隐蔽、也最难以防范的方式发生。徐天果然改变了策略,从之前直截了当的商业打压、恶意收购邀约,转向了更为阴险、成本可能更低、但成效可能更大的战术——人才争夺与内部瓦解。这一招,精准地瞄准了“钉刺”这家技术驱动型公司的命门。
沈浩对技术的纯粹热爱和极致追求,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他能够带领团队攻克难关的关键。但现在,这个优点在巨大的、针对性的诱惑面前,也可能变成最容易被攻破的弱点。徐天显然是看准了这一点,试图用那个所谓的“前沿技术研究院”作为诱饵,撼动沈浩的根基。
“我们现在必须沉住气,不能打草惊蛇。”林薇沉吟片刻,冷静地分析道,“周瑞到目前为止,没有违反任何一条公司明文规定。他和沈浩的交流,表面上都属于正常的工作范畴或同事间的闲聊。我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来指控他。更重要的是,”她顿了顿,目光中透露出对伙伴的信任,“我相信沈浩的品行和他对团队的感情。”
她相信沈浩不是见利忘义之人,也相信他与团队共同奋斗至今所结下的情谊。但她也深知,不能低估徐天所能开出的价码。那是一个专注于技术的人很难抗拒的诱惑——一个几乎可以无视商业压力、全心投入技术探索的“理想国”。这对沈浩的吸引力是实实在在的。
“继续密切观察周瑞的一举一动,记录下他与沈浩所有非正式接触的时间、地点和大致话题。另外,”林薇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是时候安排一次和沈浩的深度谈话了。”
她意识到,不能再仅仅依靠过去的默契和信任。她需要主动与沈浩沟通,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现阶段对职业发展的思考,也需要更清晰、更完整地向沈浩阐述公司未来的技术战略蓝图,以及当前面临的复杂竞争局面。真正的信任和稳固的联盟,必须建立在充分、坦诚的信息沟通基础之上。
然而,就在林薇正准备约谈沈浩,试图加固内部防线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外部危机,以雷霆万钧之势袭来,彻底打乱了所有的计划和部署。
“蔚风”项目筹备已久的、一场至关重要的线下大型路演活动,原定于第二天在市中心的地标性场馆举行。这场活动邀请了数百家重要客户、合作伙伴和媒体记者,是项目前期推广的重头戏,旨在全面展示“蔚风”的创新能力和商业价值。整个团队为此奋战了数月,所有物料、设备、演示内容都已准备就绪。
就在活动前夕的下午,一个噩耗从高速公路上传来:负责将所有活动物料、精密设备运往场馆的合作物流公司的车队,在途中发生了严重的连环追尾事故!运载着关键物料的主力货车损毁严重,车内精心准备的展示设备、定制物料、宣传资料等,几乎全部损毁,无法使用!
活动第二天上午就要正式开始,时间只剩下不到二十个小时。重新制作并运输所有物料和设备,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消息瞬间传遍了项目组,所有人都惊呆了,办公室里一片死寂,继而陷入恐慌。这简直是之前“火灾事件”的灾难性重演,但规模更大,影响更直接,后果也更严重!路演活动若无法如期举行,或者效果大打折扣,将对“蔚风”项目的市场信誉造成致命打击。
“是意外吗?还是……又一次……”乔娜冲到林薇办公室,声音因恐惧而微微颤抖,她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项目部办公区的方向。
林薇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一次可以说是意外,但在如此关键的时间节点,接二连三地发生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意外”,概率有多大?而且这一次的打击,比火灾更精准、更狠辣,直接瞄准了项目对外的窗口和命脉——交付与展示能力。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乱作一团的办公区。在人群中,她看到了周瑞。他脸上带着与周围同事一致的震惊和焦虑,眉头紧锁,正与身边的人急促地讨论着什么,表情管理无可挑剔,看不出任何一丝一毫的破绽。
徐天的反击,难道已经不再满足于暗中挖角,而是升级为更赤裸裸、更凶狠的破坏行动了吗?这一次,他瞄准的,无疑是“钉刺”赖以生存的根本——项目的成功交付和市场信誉。一场关乎公司存亡的风暴,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