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试图挽回:“李总,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够好?或者您听到了什么误会?我们可以当面沟通澄清。”
“没什么误会不误见的,纯粹是商业选择而已。”对方敷衍几句后便匆匆挂断电话。
事后乔娜多方打听才得知,这家品牌转眼就投入了寰宇的怀抱,而牵线人正是苏曼君的一位心腹。苏曼君利用自己在寰宇残存的影响力,为对方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优惠”打包方案,不费吹灰之力便撬走了“钉刺”的墙角。
接连的打击让团队士气明显低落。客户的流失不仅影响收入,更直接冲击现金流命脉。张扬气得捶桌:“肯定是苏曼君那个坏女人在背后搞鬼!明的不行就来阴的!”沈浩眉头紧锁,冷静分析道:“谣言不同于网络攻击,无法用技术手段清除或追溯源头。”秦悦则忧心忡忡地看着财务报表:“虽然‘禾素’的项目有分成收入,但新客户拓展受阻,老客户又被挖角,现金流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林薇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凝视窗外渐暗的天色,沉默了很长时间。苏曼君这次出的刀,更加隐蔽,也更加精准地砍在了“钉刺”的命脉上——信誉与客户关系。她清楚地意识到,过去那种依靠个人能力和情感纽带维系的管理方式,在团队扩大、树敌增多之后,已经不足以抵御外部的风刀霜剑。“钉刺”必须完成从“工作室”到“公司”的蜕变,建立起更坚固、更规范的“内功”体系。
她立即召集了核心团队会议,语气冷静而清醒:“最近发生的事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去我们人少、目标一致,靠默契和信任就能运转良好。但现在不同了。外界会因为我们的规模而质疑专业能力,对手更会抓住任何一点疏漏大肆攻击。”
她首先看向秦悦:“秦悦姐,我们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规范、透明的财务管理与合同流程。这不仅是为了约束自身,更是给客户以信心和保障。”秦悦郑重点头:“我明白。其实我早有一些初步构想,会在一周内拿出详细方案。”
接着她对乔娜和张扬说:“我们需要建立标准的客户开发与维护机制,包括客户背景调查、风险评估、服务标准流程(Sop)以及危机公关预案。不能再单凭直觉和经验做事了。”乔娜迅速记录要点:“明白,我会和张扬尽快落实。”
她的目光转向沈浩:“技术研发的流程也需要彻底规范化和文档化,这是我们最核心的资产。”沈浩推了推眼镜表示:“同意。我会牵头升级知识库和代码管理系统,确保技术积累的可延续性。”
最后,林薇坚定地看向每一个人:“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钉刺’虽然规模不大,但我们是专业的、规范的、值得信赖的。谣言杀不死我们,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制度的建立过程繁琐甚至痛苦,意味着必须放弃某些随意性与自由度过高的做法。但在林薇的强力推动和团队的高度共识下,没有人抱怨。大家都明白,这是企业活下去并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就在“钉刺”全员埋头苦练“内功”之际,林薇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邀约。邀约来自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媒体《营销前沿》,对方希望就“初创企业如何应对成长烦恼与恶性竞争”为主题,对她进行一次深度专访。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正面发声机会,能够有效抵消那些不利谣言的侵蚀。但林薇握着电话的手指微微收紧,心底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疑虑:在这个敏感时刻,这真的只是一次单纯的媒体邀约吗?会不会是另一个精心伪装的陷阱,正等待她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