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医者丹途 > 第289章 传承完善

第289章 传承完善(1 / 2)

苍玄丹道学院的典籍馆外,工匠们正忙着悬挂一块新牌匾 —— 牌匾由器丹界用灵纹金属打造,正面刻着 “量子丹道传承阁” 七个篆字,边缘缠绕着金绿色的双螺旋纹,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这是林霄突破丹神境后,为完善传承体系打造的核心建筑,阁内将收纳他近年所有的新领悟与新技艺,成为苍玄丹道新时代的 “传承中枢”。

“传承不是把知识锁在柜子里,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学、能用、能守。” 林霄站在典籍馆门前,身边围着青禾、火离、阿墨等核心成员,还有药溪、器垣、星衍子等跨界盟友,“我们要做的,是把‘量子丹道’‘万物共生’的领悟,和圣体丹的炼制技艺,拆成能落地的理论、能教学的课程、能实践的场景,让丹道学院的传承,真正适配‘人人可修丹道’的新时代。”

典籍馆一层的编撰室内,十余名丹道学者正围着案几忙碌 —— 案上摊开着林霄手写的《量子丹道与万物共生录》初稿,旁边堆着《道家丹经》《人体潜能与丹道共振》等新旧典籍,学者们的任务,是将林霄的抽象领悟,转化为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典籍。

“这一章‘量子灵脉粒子解析’,得结合传统丹道的‘性光命光’来写,不然老修士看不懂。” 青禾指着初稿中的一段,对学者们说,“比如把‘量子纠缠’解释成‘灵脉粒子的共生共振’,把‘叠加态’对应‘性光命光的同频共存’,这样新旧理论能衔接上。”

林霄则亲自负责 “圣体丹炼制篇” 的编撰 —— 他没有只写原料配比与步骤,而是加入了 “心脉共振技巧”:“炼制圣体丹的关键不是控火,是让心脉与药材粒子同步。比如加入本源灵珠碎片时,要先感受灵珠的‘本源频率’,再用呼吸调整自身心脉,待两者同频后再投料,这样才能保证粒子排列最优。”

为了让典籍更具实用性,星衍子还提供了 “星脉探测仪使用指南”,附在典籍末尾,教读者如何用现代仪器观测灵脉粒子状态;药溪则补充了 “草药量子共振筛选法”,确保每一份原料都能与苍玄灵脉同频 —— 最终成型的《量子丹道与万物共生录》,分为 “理论篇”“技艺篇”“实践篇” 三卷,既保留传统丹道的根基,又融入量子力学与医学的新认知,成为传承体系的核心典籍。

典籍定稿当日,林霄将其供奉在典籍馆的 “传承阁” 内 —— 阁中除了这本新典籍,还陈列着药伯的旧丹勺、混沌丹炉碎片、第一枚圣体丹的复刻品,以及幽冥丹盟被摧毁的暗灵杖(作为警示),形成 “过去 — 现在 — 未来” 的传承脉络。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要分三个班教学,才能让每个人都跟上。” 林霄在学院的教学议会上,提出了 “分层教育” 方案,方案很快得到众人认可 ——

教室设在学院后山的灵脉试验田旁,由阿牛等平民丹师任教。课程以 “灵脉感知” 与 “基础共振” 为主:学员先通过 “灵脉草触摸训练”,感受最基础的灵脉粒子;再用简化版量子探测仪,观察自身灵脉堵塞情况;待掌握基础共振后,学习炼制 “入门版圣体丹”(纯度 30%,适合初步疏通灵脉)。

小豆子成了启蒙班的 “助教”—— 他曾因灵脉堵塞天赋受限,服用圣体丹后突破筑基,如今能以自身经历教新学员:“我以前连灵脉都摸不到,后来才知道,不是没天赋,是没找对和灵脉说话的方式。” 启蒙班开课首月,就有两百余名平民报名,其中不乏老人与孩子。

由火离、青玄子任教,课程聚焦 “量子丹道实战”:学员在 “模拟炼丹室”(器丹界打造,可模拟不同灵脉环境)中,练习用天脉山、西境等不同地域的灵脉能量炼制圣体丹;还要学习 “灵脉修复技艺”,定期随队前往被污染的灵脉节点,用量子共振技术加速修复。

一名曾是黑袍人的赎罪者,在进阶班中表现突出 —— 他熟悉幽冥丹盟的黑暗能量,如今能用 “量子共振” 精准定位黑暗残留,协助修复灵脉。“以前我用黑暗伤害灵脉,现在要用丹道守护它。” 他在结业考核时,成功用圣体丹修复了一处重度污染的节点,获得了林霄亲自颁发的 “灵脉守护者” 徽章。

由林霄亲自授课,学员多为学院核心弟子与跨界盟友的传承人。课程围绕 “万物共生的深层实践” 展开:学员要学习 “跨地域灵脉共振”(通过量子技术,远程引导不同大陆的灵脉能量);还要参与 “圣体丹优化研发”,尝试结合本土草药,开发适配不同种族的圣体丹变种(如适合万兽谷灵宠的 “兽脉圣体丹”)。

药溪的弟子药芽,在守护班中研发出 “百草圣体丹”—— 用苍玄本土的马齿苋、沙棘果替代部分稀有原料,成本降低 50%,药效却保留 80%,特别适合平民大规模使用。“这才是传承的意义,让好技艺能落地,能惠及更多人。” 林霄对这一成果格外认可,立刻将其纳入量产计划。

为了让学员 “学了能用”,学院在天脉山脚下建了 “量子丹道实训基地”,基地分为三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