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立刻提出补充方案:“我们可以在螺旋导管中加入冰魄玉碎片,冰魄玉的‘低温传导性’能减缓紫电对导管的破坏,还能与圣火能量形成‘阴阳平衡’,提升屏障稳定性。” 赵烈眼前一亮,立刻让弟子拆解符文柱,按苏瑶的设计改造导管,李雪则将冰魄玉碾碎后填入导管缝隙。
改造完成后,苏瑶启动 “模拟紫电攻击”—— 一道虚拟闪电击中符文柱,模型中的能量流虽有波动,却顺着螺旋导管继续流动,屏障缺口仅出现 0.5 秒就迅速闭合,圣火能量降幅从 30% 降至 8%。“成功了!” 赵烈看着稳定的能量流,拍了拍苏瑶的肩膀,“以前总觉得你们的‘建模’是花架子,现在才知道,这技术能帮我们少走多少弯路!”
就在三组分头攻坚时,林霄主导的 “应急抗邪丹研发” 遇到了关键难题 —— 传统抗邪丹在模拟风暴中,抗邪因子会被电磁脉冲分解,药效流失率达 60%,而新配方需要同时兼顾 “抗邪” 与 “抗风暴”,常规药材根本无法满足。
“抗邪因子的分子结构比稳脉因子更脆弱,单纯用圣火之灵保护不够。” 林霄在研发室来回踱步,手中拿着三份报告:苏瑶的分子分析、楚瑶的临床需求、赵烈的圣火技术,“我们需要一种‘双效载体’,既能保护抗邪因子,又能增强其活性。”
楚瑶突然想起医疗测试中的发现:“之前用灵脉胶调整稳脉膏剂型时,发现灵脉胶能包裹分子,形成‘缓释层’—— 或许可以用灵脉胶作为抗邪丹的载体,再加入活脉草的稳脉因子,既能抗风暴,又能提升抗邪效果!”
苏瑶立刻验证:“灵脉胶的缓释层能阻挡电磁脉冲,活脉草的稳脉因子与抗邪因子的分子结构兼容性达 92%,不会产生冲突!” 赵烈则补充:“再加入少量圣火晶粉末,能加速抗邪因子的吸收,让药效起效时间从 1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 —— 应对风暴中的突发邪祟袭击正合适!”
四人立刻分工:林霄负责调配药材比例,苏瑶用分子仪监测反应过程,楚瑶准备临床测试样本,赵烈用圣火之灵催化丹药成型。当第一炉应急抗邪丹从智能丹炉中取出时,放入模拟舱测试 —— 在紫电风暴中,抗邪因子流失率从 60% 降至 12%,起效时间 12 分钟,灵脉亲和性 100%,完全达到应急需求。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林霄捧着刚出炉的抗邪丹,看着围拢过来的众人,“苏瑶破解了分子难题,楚瑶找到了应用场景,赵烈提供了圣火技术,缺了任何一个环节,这丹药都练不成。”
三日后,研发攻坚圆满结束,三大核心任务全部完成:
稳脉膏:推出三种剂型,覆盖全年龄段,药效持续 24-28 小时,灵脉刺痛率<0.5%,储备量达 500 万份,可满足全大陆百姓一个月用量;
守护阵:完成螺旋导管改造与冰魄玉加持,紫电攻击下能量降幅<8%,屏障闭合时间<0.5 秒,三大安全岛的防护罩稳定性提升至 98%;
应急抗邪丹:抗邪因子流失率<12%,起效时间 12 分钟,储备量达 300 万枚,可应对风暴中的大规模邪祟袭击。
研发营的空地上,林霄团队将所有成果整理成 “决战手册”,分发给各势力代表。苏瑶演示着守护阵的能量模型,楚瑶讲解稳脉膏的使用规范,赵烈与李雪指导弟子们检查符文柱与冰脉管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坚定。
“还有最后三日,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员备战。” 林霄站在高处,望着远处陆续进入安全岛的百姓,“守护阵由赵烈、李雪负责值守,稳脉膏与抗邪丹由楚瑶统筹分发,苏瑶带领技术团队维护监测设备 —— 我会在指挥中心实时协调,确保风暴来临时,每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夜幕降临,古丹峰的灯火与安全岛的防护罩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光墙。苏瑶在监测屏前记录着最后一组数据,楚瑶在医疗站为百姓分发稳脉膏,赵烈与李雪在守护阵旁巡视,林霄则在指挥中心完善应急预案 —— 他们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环,环环相扣,共同守护着苍玄大陆的希望。
远处的天边,已隐隐泛起淡紫色的光晕,紫电风暴的脚步越来越近。但林霄团队知道,他们早已不是孤军奋战 —— 从资源筹备到研发攻坚,从技术突破到临床验证,每一步都凝聚着全大陆的力量,每一次协作都为决战增添一分胜算。
决战的钟声,即将敲响;而这支团结一心的团队,已做好了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