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医者丹途 > 第198章 传承难题

第198章 传承难题(2 / 2)

百草堂的李青演示 “酒蒸破邪花” 时,团队用 “湿度传感器” 记录蒸制过程 —— 发现黄酒浓度 50%、温度 85c、时间 20 分钟时,破邪花的抗邪因子释放率最高,这组数据补充到《现代药材学》中,让 “酒蒸” 不再是 “凭感觉” 的手艺,而是可复制的标准流程。

第二个尝试,是 “现代经验化”。林霄在智能丹炉的操作课程中,加入 “古法辅助模块”:

教弟子用智能丹炉炼 “九转还魂丹” 时,不仅讲 “温度控制在 920c±1c”,还让他们先学传统的 “引气入丹”—— 用手指轻贴炉壁,感受灵气的流动,再对比仪器上的 “灵气浓度曲线”,理解 “手感” 与 “数据” 的对应关系。

在 “药材检测” 课上,要求弟子先凭传统方法 “观色、闻气、辨纹” 判断药材品质,再用仪器验证,若两者偏差超过 10%,就要重新学习古法鉴别,避免 “只信数据不信经验”。

最关键的突破,来自一次 “联合炼丹实验”。林霄组织传统丹师与学院弟子,共同炼制 “抗邪丹”:赵烈负责用古法控制丹火的 “柔度”,楚瑶负责用智能丹炉监测成分变化,寒生负责记录双方的操作细节。

炼丹到关键时刻,丹炉内的抗邪因子突然开始下降。赵烈凭经验判断:“是炉内氧气不足,需打开炉盖透气 3 秒!” 楚瑶却通过仪器发现,此时炉内气压过低,打开炉盖会导致温度骤降。两人争执不下时,林霄提出折中方案:用仪器微调炉内气压,同时赵烈注入一丝火属性灵气,模拟 “透气” 的效果。

结果出乎意料 —— 丹药的抗邪因子含量不仅恢复,还比预期高了 5%!赵烈看着仪器上的数据,又看了看手中泛着红光的丹药,第一次露出了认可的笑容:“原来这冰冷的仪器,也能懂‘火的柔度’。”

实验成功后,林霄趁热打铁,在丹道联盟大会上提出 “双轨传承机制”,得到了越来越多宗门的认可:

设立 “丹道传承馆”:馆内分为 “古法区” 与 “现代区”—— 古法区收藏各宗门的丹典、青铜丹炉、炮制工具,由传统丹师负责讲解;现代区展示智能丹炉、检测仪、数据分析模型,由学院弟子负责演示,参观者可自由体验两种方式,按需学习。

推行 “双师教学”:每个丹道课程,都配备一名传统丹师与一名现代技术导师 —— 教 “药材学” 时,传统丹师讲 “古法鉴别”,现代导师讲 “成分检测”;教 “炼丹术” 时,传统丹师讲 “心火相印”,现代导师讲 “温度控制”,让弟子同时掌握两种技能。

建立 “传承认证体系”:新丹道丹师认证,不仅要通过 “数据化炼丹” 考核,还要通过 “古法基础” 考核 —— 初级丹师需会用古法鉴别 10 种药材,中级丹师需会用古法炼 3 种基础丹药,高级丹师需能将古法经验转化为数据,真正做到 “懂传统、会现代”。

变化悄然发生:圣火丹宗重新加入丹道联盟,赵烈还主动提出,要在宗门内开设 “现代技术入门课”;百草堂恢复了与学院的药材通道,李青甚至带着弟子来学院学习 “数据化炮制”;学院的 “古法炼丹课” 报名人数翻了三倍,年轻弟子们开始明白,仪器是工具,不是替代经验的 “敌人”。

最让人欣慰的,是传承的 “延续性”。在青冥丹道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新毕业的丹师们不仅能熟练操作智能丹炉,还能背诵《圣火丹经》的核心章节;圣火丹宗的年轻弟子,既能用古法炼出 “有魂的丹药”,也能通过仪器分析丹药的成分,再也不会因误判火候炼废丹药。

林霄站在传承馆前,看着孩子们在古法区与现代区之间穿梭 —— 有的在青铜丹炉前学习 “听声辨火候”,有的在智能丹炉前记录数据,脸上都带着对丹道的热爱。赵烈走到他身边,递来一杯热茶:“林院长,以前我总怕古法失传,现在才明白,传承不是把它锁在柜子里,而是让它跟上时代,和现代技术一起,走得更远。”

林霄接过热茶,望着远处的夕阳 —— 夕阳下,传统丹炉的火光与现代仪器的灯光交相辉映,像两条并行的河流,最终汇入 “守护苍生” 的大海。他知道,传承难题的解决,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新的理念冲突,但只要守住 “融合” 的初心,丹道的传承就不会断裂,反而会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夜色渐深,传承馆的灯还亮着。馆内的展柜里,一本新的《丹道传承录》正在编写 —— 上面既记录着 “听声辨火候” 的古老经验,也标注着对应的声音频率数据;既画着青铜丹炉的结构图,也附带着智能丹炉的操作指南。这,就是林霄想要的传承: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不是固守过去,而是在创新中守护根本,让丹道的智慧,代代相传,造福苍玄大陆的每一个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