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医者丹途 > 第150章 准备工作

第150章 准备工作(1 / 2)

鎏金马车驶入都城时,正值暮春时节,街道两侧的海棠花纷纷扬扬落在车帘上。车窗外,禁军手持长枪列队守护,百姓们隔着警戒线翘首张望 —— 皇室为青冥丹宗接风的阵仗,早已传遍整个都城,人人都知道,这位年轻丹师将肩负起救治皇帝的重任。

马车最终停在皇城西侧的 “凝芳行宫”,这里已被改造成临时炼丹基地:前院是药材储存室,后院搭建了带聚灵阵的炼丹房,侧殿则作为检测与研究区。李公公引着林霄等人走进炼丹房,指着中央的平台道:“按小友的要求,聚灵阵已加固三层,阵眼嵌入了星髓石,灵力输出稳定在 800 灵脉单位,还满意吗?”

林霄走上前,指尖掠过阵眼的符文,灵力注入后,聚灵阵立刻泛起淡蓝色光芒。石磊打开随身携带的灵力检测仪,屏幕显示 “灵力波动幅度 0.3%,持续输出稳定”,他点头道:“达标了!不过还得加装温度传感器,炼丹时要实时监控阵眼温度,避免过热影响丹炉。”

苏瑶则被引去觐见皇帝。养心殿内,皇帝躺在龙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即使在昏睡中,眉头仍紧紧皱着,右手无意识地按在心口。苏瑶取出清心铃,指尖轻弹,柔和的铃音如流水般漫过龙榻,皇帝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紊乱的灵力也平缓了些许。“陛下的寒毒已侵入心脉,” 苏瑶退出殿后对林霄说,“寅时绞痛发作时,寒毒会顺着灵脉蔓延,像冰针一样扎进五脏六腑,普通安神术根本压不住。”

当晚,林霄就带着石磊钻进了皇室图书馆。这座藏书楼有三层,每层都由禁军把守,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其中不乏失传的上古丹经和皇室秘藏的病例。负责管理图书馆的王学士是个白发老者,见林霄年纪轻轻,忍不住质疑:“之前来的三位丹宗长老,光查阅资料就用了七天,你能在三天内找到有用的东西?”

林霄没有辩解,径直走向 “寒症病案区”,指尖划过书架上的竹简:“我要找‘先天寒症伴灵脉淤堵’的记载,尤其是关于‘丹药反噬’的案例。” 他记得现代医学中 “病史追溯” 的重要性,“之前的回天丹反噬,未必只是火属性杂质的问题,可能还有药材与体质的隐性冲突。”

果然,在最底层的暗格里,林霄发现了一本《皇室秘录?丹药反噬集》,里面记载着三百年前一位皇子的病例 —— 症状与当今皇帝一模一样,当时的丹师炼制 “暖脉丹” 救治,结果引发皇子经脉爆体。秘录中还夹着一张丹方残页,上面用朱笔批注:“寒症者忌‘烈阳草’,其隐性热毒虽微,却会与心脉寒毒相激,引发爆体。”

“找到了!” 林霄激动地将残页递给石磊,“之前的回天丹里肯定加了烈阳草!” 他立刻调出回天丹的残渣检测数据,果然在成分列表最末端看到 “烈阳草提取物 0.5%”—— 这个含量在传统检测中根本无法发现,只有现代检测仪能捕捉到。王学士凑过来一看,脸色骤变:“难怪三位长老都失败了,谁能想到这么微量的成分会引发大问题!”

接下来的两天,林霄几乎泡在图书馆里,将所有与寒症、灵脉淤堵相关的记载整理成册:上古丹经中提到 “寒症需温养,忌骤热骤冷”,皇室病例显示 “灵脉淤堵需靶向疏通,不可强行冲击”,还有《丹道适配论》中 “体质与丹药属性需呈‘太极平衡’,阴寒体质宜用‘温性无偏’药材” 的论述。这些资料,为后续炼丹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

与此同时,陈默和苏瑶则前往都城最大的药市 “百草堂”,采购炼丹所需的辅助药材。按林霄的方案,续命丹需要 “温灵草” 来调和寒症,“通脉花” 增强灵脉疏通效果,这两种药材虽不稀有,却要求极高的活性 —— 温灵草需带晨露采摘不超过三个时辰,通脉花则要确保花瓣无一丝破损。

“温灵草只剩最后三株了,” 药市的张掌柜搓着手,眼神闪烁,“不过价格得涨三倍,最近皇室采买的人多,供不应求。” 苏瑶的清心铃突然轻响,铃音在温灵草上方泛起涟漪 —— 这是她摸索出的 “活性检测法”,音波能根据反弹频率判断药材新鲜度。“这草已经采摘超过六个时辰了,” 苏瑶冷声说,“活性只剩 40%,你还想按新鲜的价格卖?”

张掌柜脸色一变,刚想辩解,陈默突然甩出一点追踪粉,粉末落在草叶上,立刻变成暗红色:“你还用‘防腐液’浸泡过,想掩盖枯萎的痕迹。” 他亮出皇室令牌,“欺骗皇室采买,按律当斩,你想试试?” 张掌柜吓得立刻跪地求饶,乖乖拿出刚采摘的温灵草,按原价卖给他们。

采购通脉花时,又遇到了新问题:市场上的通脉花大多花瓣有破损,完整的都被南境的药材商垄断了。苏瑶灵机一动,用清心铃的音波在药市上空轻轻回荡 —— 完整的通脉花会对特定频率的音波产生共鸣,发出微弱的荧光。很快,在一家不起眼的小摊位上,通脉花的花瓣亮起了淡绿色荧光,摊主是个小姑娘,怯生生地说:“这是我今早刚从山上采的,还没来得及卖给大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