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神遗迹隐藏在万药谷最深处的山腹中,入口被一道瀑布遮掩,只有在月光直射的午夜才会显现。林霄六人踏着星辰砂铺就的石阶进入遗迹,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千年未散的丹香,岩壁上的壁画描绘着上古炼丹的盛景,与现代医学图谱竟有几分奇妙的相似。
“这里就是丹神的炼丹房。” 林霄抚摸着石壁上的丹炉浮雕,浮雕下方的凹槽恰好能容纳七星炉,“阵法能量还在流动,正好适合闭关。” 他转身对队友们叮嘱,“我需要七日时间领悟传承,你们守住入口,不要让任何人打扰。”
楚离将长剑插在入口处的岩石上,剑气形成的光幕与瀑布交织成天然屏障:“放心闭关,七日之内绝不会让任何活物靠近。” 赵虎在周围布置了玄铁盾牌阵,石磊和林小婉则整理着带来的药材,苏瑶将清心铃悬在石室中央,铃音化作无形的结界护住整个空间。
林霄走进遗迹最深处的石室,这里的星辰砂纯度比聚灵阵更高,地面天然形成一个八卦形状的炼丹台。他将七星炉嵌入中央凹槽,炉身与地面的符文立刻产生共鸣,石壁上的丹经文字缓缓流转,在半空组成完整的九转丹经图谱。
“开始吧。” 林霄盘膝坐下,指尖划过七星炉上的龙鳞纹路,将冰火灵气注入炉底。随着炉身发热,他的意识再次沉入传承世界,这一次却与以往不同 —— 脑海中不仅浮现出丹神的炼丹手法,还有那些早已刻入骨髓的现代医学知识。
当九转丹经中 “经脉疏通” 的章节展开时,林霄的眼前同时浮现出人体解剖图。传统丹道中的 “奇经八脉” 在现代医学视角下,竟与神经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高度吻合:“原来如此!” 他豁然开朗,“丹经所说的‘通周天’,本质上是通过灵力刺激神经节点,促进体液循环!”
他立刻在脑海中模拟实验:用九转丹经的 “灵火通络法” 对应现代针灸的穴位刺激,将冰火灵气的温度控制在 37.5c,这个接近人体体温的数值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神经的损伤。当意识中的灵力按此标准运转时,原本晦涩的 “周天循环图” 突然变得清晰,每个节点的能量流动都有了科学的解释。
石室之外,苏瑶的清心铃突然轻响,她发现林霄的灵力波动出现异常,时而急促如鼓点,时而平缓如溪流:“他的气息很不稳定,像是在进行某种剧烈的能量重组。” 石磊凑近观察七星炉的变化,炉口飘出的药烟形成奇特的分子结构模型,隐约是某种生物碱的晶体形态。
林霄对外部的变化浑然不觉,他正沉浸在药性分析的新世界。九转丹经记载的 “百草配伍” 法则,在现代药物化学的解析下呈现出全新的维度:“定魂花的安神效果,源于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灵泉水的净化能力,是因为含有微量元素硒和锗!” 他将两种知识体系的术语一一对应,在脑海中建立起独特的数据库。
当看到 “活脉冰心丹” 的丹方时,林霄敏锐地发现传统炼制步骤中的优化空间。按照现代制药工艺,药材粉碎的细度应控制在 80 目筛,而丹经记载的 “研磨百次” 恰好符合这个标准;提纯时的 “三沸三凉”,本质上是通过温度变化分离不同沸点的有效成分。
“可以改进!” 林霄的意识高度集中,将丹炉的火力调节与现代恒温技术结合,设计出 “梯度控温法”:先用 120c高温杀死药材中的微生物,再降至 60c提取水溶性成分,最后以 30c低温结晶。这个过程在脑海中模拟了百次,每次失败都会触发九转丹经的修正提示,直到两种知识完美融合。
第三日清晨,石室的温度突然升高,七星炉喷出的丹火呈现出精准的蓝白色,这是燃烧充分的标志。林小婉通过阵法监测发现,炉内灵力转化效率从原来的 60% 提升到了 92%:“太神奇了!他好像找到了能量损耗的关键节点!” 陈默在防御阵外发现几只被丹火余波灼伤的毒蛾,虫尸表面竟凝结着规则的冰晶,显然是冰火灵力精确控制的结果。
林霄此时正攻克最关键的难关 —— 将现代细胞修复理论融入九转还魂丹的炼制。丹经中 “生死人肉白骨” 的描述,在他看来就是促进细胞再生与组织修复的过程:“需要激活干细胞!” 他从丹经的 “草木生机术” 中获得灵感,结合生长因子理论,设计出 “灵力诱导再生法”。
在意识世界里,他用冰灵气模拟低温保存技术,维持干细胞活性;用火灵气模拟生物电刺激,促进细胞分化。当两种力量按 1:3 的比例交替作用时,受损组织的修复速度提升了三倍,且没有传统方法导致的瘢痕增生。“这才是九转还魂丹的终极奥秘!” 林霄的眉心亮起丹火印记,与七星炉的光芒遥相呼应。
第五日,魔教余孽果然如陈默预料的那样出现。三十余名黑衣修士在遗迹外布下 “蚀灵阵”,试图通过污染灵气干扰林霄闭关。楚离的剑气与阵法碰撞产生剧烈的能量爆炸,赵虎的玄铁盾牌被阵中黑气腐蚀出细密的纹路:“他们的目标是林霄!苏瑶,用清心铃净化灵气!”
苏瑶的铃音陡然拔高,形成音波屏障隔绝黑气,林小婉则启动反制阵法,将蚀灵阵的能量导回敌营:“石磊,快用解毒丹粉!他们的黑气含有重金属!” 石磊抛洒的药粉在空气中形成白雾,与黑气接触后产生化学反应,化作无害的灰褐色沉淀。战斗的轰鸣声传入石室,却被林霄周身的灵力屏障完全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