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再就业培训课(2 / 2)

· 自动化生产线流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学习如何调度生产、监控数据、排查故障。这为符师们转向管理岗位提供了路径。

三、 创新研发高级班(择优选拔)

· 新型符纹设计:基于化学键理论和能量模型,自主设计全新的符箓。这是最具挑战性,也最吸引人的部分。

· 跨界应用探索:将符箓技术与炼器、阵法、丹道等领域结合。

培训并非一帆风顺。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位中年符师对着几何画板上一道需要计算角度的辅助线吹胡子瞪眼:“胡闹!画符讲究的是心随意动,笔走龙蛇!这算出来角度还是符吗?”

他旁边的年轻弟子,也是他带来的徒弟,却已经兴奋地开始计算:“师父,您看,按照这个角度调整,灵能流转效率能提升一成半呢!”

中年符师将信将疑地按照计算结果调整了笔锋,绘制成功后,感受着那明显更加顺畅的灵能,半晌无语,最后嘟囔一句:“……歪打正着。”

又如,在打印机操作课上,一位女符师因为连续几次操作失误导致喷头堵塞,急得眼圈发红,觉得自己笨手笨脚,不适合学这个。负责指导的弟子(正是之前被秦洛帮助过的石砚)耐心安慰:“前辈勿急,您当初学画第一笔符纹时,不也失败了许多次吗?这机器看似复杂,摸清了性子,比符笔更听话呢。”

秦洛虽然不常出现在讲堂,但他时刻关注着培训的进展。他让人将学员们成功的作品、优化的案例、甚至是具有启发性的失败教训,都整理出来,张贴在中心的“成果墙”上。他还设立了“创新贡献点”,对于提出有效改进建议、设计出新符纹的学员,给予额外的灵石和贡献奖励。

潜移默化中,变化在发生。

曾经抵触计算的符师,开始抱着《基础数理》挑灯夜读。

曾经鄙夷机器的符师,开始像爱护自己的符笔一样,细心擦拭保养操作台。

曾经觉得前途黯淡的符师,在成功设计出一款结合了传统“云雾符”意境和科学“范德华力场”的新型“拟态隐匿符”后,眼中重新燃起了炽热的光芒。

一个月后,首批完成基础培训的符师开始进入工厂实习。他们带来的传统经验,与自动化生产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一位老符师发现某种传统“固灵胶”可以极大地改善纳米银墨水的附着力;另一位符师则凭借对灵能波动的敏锐感知,改进了质检符阵的一个参数,使得误判率再次下降。

再就业培训课,仿佛一个巨大的熔炉,将旧的技艺与新的知识熔炼在一起,锻造出了一批既懂原理、又会操作、还具备创新思维的“新一代符师”。

当墨符老人某日偶然路过培训中心,听到里面传来的不再是抱怨,而是热烈的讨论声、机器运行的嗡鸣声、以及成功时的欢呼声时,他伫立良久,最终化作一声复杂的叹息,悄然离去。

时代的浪潮,终究无法阻挡。而秦洛,不仅站在了潮头,更成为了那个引导众人学习冲浪的人。

阵枢阁内,秦洛看着培训中心送来的第一期学员结业报告和就业去向(大部分进入了工厂的技术或管理岗位,小部分加入了阵枢阁的研究团队),对苏妙仪笑道:“看,我说过,知识从不剥夺,它只赋予。”

苏妙仪看着他,眼中笑意温柔:“是你,赋予了知识这种力量。”

科学的种子,终于在更广阔的土壤中,扎下了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