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 阵图 1.0 的成功上线,如同在青岚宗的阵法领域投下了一颗高效能的催化剂。阵堂的画风为之剧变:曾经堆积如山的兽皮卷和玉简被整洁的灵晶板取代,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灵墨的清香,而是密集的“滴滴”提示音和灵光笔划过板面的细微嗡鸣。弟子们围着屏幕讨论的不再是“这一笔的意境”,而是“这个参数化节点的曲率约束是否合理”。效率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许多过去需要数月才能完成设计的复杂阵法,如今在cAd辅助下,短短数日便能出图进入验证阶段。
然而,效率的提升也带来了新的“烦恼”。当基础的设计工作变得便捷后,阵法师们对更高级、更便捷功能的渴望便与日俱增。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用cAd来“画”出已知的阵法,他们希望cAd能帮助他们“创造”,至少是辅助生成那些繁琐而重复的、但又至关重要的基础部分——比如,大规模、规则变化的灵纹阵列。
这一日,符堂与阵堂的几位资深弟子联合找到了cAd项目组,提出了一个具体而棘手的需求。他们正在合作设计一种新型的“万流归宗聚灵坪”,旨在为宗门大型庆典或集体突破时,提供超强且均匀的灵气环境。其核心难点在于地坪上需要刻画一个覆盖范围极广、由数百万个微小“导引灵纹”构成的阵列。这些导引灵纹并非完全一致,需要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在基础纹路上进行微小的、连续的偏转和缩放,以确保灵气流能均匀地汇聚到中心点,而不是在某些地方形成涡流或死区。
“如果用cAd手动去画这几百万个灵纹,”一位符堂弟子比划着,脸上写满了绝望,“就算不眠不休,也得画上几十年!而且保证不了精度,稍微有点偏差,整个聚灵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我们尝试用‘复制粘贴’功能,”一位阵堂弟子接口道,“但简单的复制不行,每个纹路都需要根据坐标进行变换。我们只能写一个复杂的脚本,在超算中心批量生成坐标和变换参数,然后再想办法导入cAd……过程极其繁琐,调试一次就要一整天,而且生成的图形导入后经常出错,对不上号。”
这正是一个典型的、需要“参数化设计”和“程序化生成”来解决的问题。秦洛在了解到这个需求后,意识到这是将cAd系统从“绘图工具”提升为“设计伙伴”的关键一步。
“我们需要一个功能,”秦洛对cAd项目组定义道,“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键生成灵纹阵列。用户只需要定义:”
“1.基础灵纹单元:提供单个导引灵纹的标准图元。”
“2.分布域:指定灵纹阵列覆盖的区域(比如一个圆形坪地)。”
“3.变换规律:定义一个数学函数或规则,描述灵纹单元如何随着位置坐标 (x, y) 的变化而进行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缩放,甚至更复杂的形变)。”
“然后,系统应能根据这些输入,自动、快速、精准地生成整个区域的灵纹阵列。”
这个任务落在了算天门那些精通算法和图形学的弟子身上。他们需要在cAd系统中嵌入一个强大的“程序化生成引擎”。
开发过程挑战重重:
· 变换函数的定义与解析:如何让用户方便地输入复杂的变换规则?他们设计了一个小型的脚本界面,支持基本的数学运算和函数,同时提供一些预设的常用变换模板(如径向旋转、线性渐变缩放等)。
· 生成效率:数百万个图元的实时生成和渲染,对系统和算法都是巨大考验。他们优化了数据结构,采用了延迟加载和细节层次(Lod)技术,确保操作流畅。
· 数据管理与编辑:生成的阵列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但又需要支持后续对单个或局部灵纹的微调。他们引入了“实例化”和“关联编辑”的概念。
· 与物理模拟的衔接:生成后的阵列,需要能无缝接入超算中心进行聚灵效果模拟,验证变换规律的正确性。
经过紧张的开发与测试,“一键生成灵纹”功能模块,作为cAd 阵图 1.1 版本的核心更新,终于准备就绪。
符堂和阵堂的弟子们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