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量子传讯脑洞大开(2 / 2)

“信息编码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用0和1?量子态本身有叠加特性,我们能不能开发多进制量子编码?一个量子比特同时表示多种状态,信息密度不就能大幅提升?甚至……能不能利用纠缠态之间的相位差来编码信息?”

“读取速度问题!皮秒级的灵阵响应已经到了材料极限!我们能不能避开电学读取?改用光学读取?或者利用某种量子效应自身来放大信号?比如量子隧穿?”

一个个天马行空、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想法被秦洛抛出来,砸得众人头晕目眩,却又不由自主地跟着兴奋起来。

老板都这么敢想,我们怕什么?

于是,一场名为“量子传讯脑洞风暴”的活动在实验室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光幕上不再只是严谨的数据和公式,而是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的草图、猜想、甚至漫画。

有弟子提出:“能不能做一个‘量子茶壶’?这边说话,声波震动茶壶里的灵液,灵液波动影响纠缠灵子,那边就能实时还原出声音?”(思路:声-灵-量子转换) 立刻有人反驳:“延迟和失真你怎么解决?而且这带宽估计只够说悄悄话!” 但也有人引申:“不过这个‘转换’的思路有意思!或许我们需要一种通用的‘灵子调制解调器’?”

算天门的弟子们试图设计一种“量子概率云压缩算法”,声称可以将一大段信息压缩成一个量子态,接收端再根据密钥将其“展开”。 炼器宗的大师则在琢磨如何用“超导灵环”来制造强磁场,束缚和引导更多的纠缠灵子,搞个“量子流”出来。 甚至有人异想天开地建议:“能不能抓几只擅长心灵感应的‘传音灵犀’来,研究一下它们的大脑是怎么实现实时传讯的?说不定是生物量子技术呢!”

实验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和各种不靠谱的猜想,虽然百分之九十九的点子都被证明不可行或者过于超前,但这种打破常规的思考氛围,却极大地激发了创造力。

在这片思维的碰撞中,真的逐渐诞生了一些有价值的、可尝试的方向:

· 方向一:生物辅助制备。 百草堂的药师真的从古籍中找到一种名为“同心莲”的罕见灵植,传说其并蒂双莲之间存在神秘感应。他们尝试培育,发现其花粉释放的灵子确实存在微弱的关联性!虽然距离实用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无疑打开了一扇新窗。

· 方向二:相位编码。 算天门成功在理论上验证了利用纠缠灵子波函数相位差来编码信息的可行性,并设计出了初步的相位调制模型,虽然极其复杂,但理论上能将信息容量提升一个数量级。

· 方向三:灵子放大器。 一位弟子受“量子隧穿”启发,提出利用一种叫做“共振灵晶”的材料,其内部结构可以像放大镜一样,将微弱的量子态变化放大成可测量的灵光信号,极大降低了对读取速度的要求。

基于这些新的方向,【量子之心】项目组重新拆分,朝着多个技术路径同时进军。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儿和期待。

他们不仅仅是在建造一台机器,更是在开拓一条前所未有的、让思想无限互联的通天之路。

脑洞大开的种子已经播下,只待时间的浇灌,便能生长出超越想象的科技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