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政策激励与保障。
· 带薪培训: 培训期间待遇不变,激发学习积极性。
· 技能认证与薪酬挂钩: 通过培训考核后,获得宗门认证的技能证书,岗位调整后,薪酬依据新岗位技能等级核定,确保收入不降反升。
· 双向选择与尊重意愿: 不强制定岗,提供多个岗位方向供选择,并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特长。
· 成立“传统技艺传承部”: 将驭剑术、灵禽驯化等传统技能正式纳入宗门传承体系,赋予其新的文化价值和战略意义(如特种侦查、复杂环境运输),让掌握这些技能的弟子仍有自豪感。
培训正式开班的第一天,气氛颇为微妙。
教室里,坐着的是一群平日里御剑乘风、洒脱不羁的剑修,此刻却穿着统一的学员袍,正襟危坐,面前放着玉简教材和记录符笔,表情多少有些局促和别扭。讲课的算天门弟子虽然修为可能不如他们,但在理论知识面前却充满自信。
起初,课程进展并不顺利。习惯了用剑和脚步丈量世界的邮差们,对于那些抽象的符号、复杂的原理、繁琐的规范感到极其头疼,课堂上的提问也常常让讲师哭笑不得: “老师,这个‘量子纠缠’它……它能吃吗?是什么属性的天材地宝?” “维护这个符箓站点,需要用特定灵诀擦拭吗?擦几遍?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信息分析……不就是看信吗?俺们以前送信也看的,不然送错了咋办?”
讲师们哭笑不得,只好耐心地、用最浅显的比喻和实操来引导。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当一位老邮差通过《信息分析》课学到的简单分类法,将一堆杂乱无章的区域情报整理得条理清晰,并从中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合作机会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动脑子”带来的成就感。 当一位擅长驭剑的女修在《高速飞舟操控》模拟器中,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编队动作时,她发现这种庞大的法器也有着别样的驾驭乐趣。 当几位邮差在实践模块中,凭借着丰富的野外经验,成功解决了一次新型通讯基站的突发故障时,他们赢得了研发部门员工的真心敬佩。
他们开始意识到,宗门并非要剥夺他们的价值,而是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手中的剑,依然是他们的依仗,但未来之路,却变得更加宽广。
再就业培训,与其说是技能的灌输,不如说是一场认知的升级和信心的重塑。
第一批学员顺利结业,大部分都找到了心仪的新岗位,满怀期待地奔赴新的使命。讯驿堂并未消失,而是转型成了“信息与物流中心”,职能更加多元和高效。
青岚宗用一场精心策划、充满人文关怀的“再就业培训”,平稳地化解了技术革命带来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力冲击,并将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成功转化为了推动宗门继续前进的新动力。
科学的进步,与人的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
这一切,都被外界各大势力看在眼里,心中对青岚宗的评价,不禁又添上了几分:此宗不仅技术可怕,其治理手段和长远眼光,同样深不可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