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南瞻修仙那些年 > 第127章 言谈不入六耳,边吃边聊

第127章 言谈不入六耳,边吃边聊(2 / 2)

“师父说,长安有大因果,亦有大机缘……”小和尚低声自语,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此去,不知是福是祸。”他深吸一口山间清冷的空气,紧了紧身上的僧袍,不再犹豫,提着灯笼,迈开步子,沿着蜿蜒的山道,一步步向着山下,向着长安的方向走去。灯笼的光晕在崎岖的山路上摇曳,如同黑夜中一颗孤独的星辰。

大唐境内,各处名山大川,江河湖海。

一道道流光,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却远比流星更加内敛、迅疾、难以捕捉。它们或从云雾缭绕的仙山洞府中射出,或从幽深的水府龙宫中升起,或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古林中腾空。这些流光颜色各异,气息或磅礴、或阴柔、或炽热、或冰寒,却都带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刻意压制了自身的威压与光芒,如同融入夜色的影子,悄无声息地落向各自的目标: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洞庭湖的浩渺烟波、鄱阳湖的万顷碧波、淮河入海口的泥沙淤积之地、钱塘江的怒潮源头……

这些目标,无一例外,都是大唐水脉的关键节点,或是灵气郁结的灵枢之地,或是水患频发的险恶之所。

听涛庄,精舍后院,暖阁。

夜雨带来的凉意被暖阁内融融的地龙驱散。阁内灯火通明,却非烛火,而是镶嵌在墙壁和梁柱上的夜明珠与萤石,散发出柔和明亮、不伤眼睛的光芒。

暖阁中央,并非寻常的桌椅,而是摆放着三张特制的、中间挖空的紫檀木大圆桌。桌下放着烧得正旺的无烟银丝炭炉,桌上架着三口造型古朴、却泛着金属光泽的铜锅。锅内红汤、白汤、菌汤各自翻滚,浓郁的香气混合着辛辣、鲜香与菌菇特有的清甜,霸道地充盈着整个暖阁,将山野的清幽与尘世的烟火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玄渊与玄枢子独占一桌。玄渊换上了一身舒适的素白细棉布常服,外罩一件轻薄的鸦青色鹤氅,长发随意披散,更显闲适。玄枢子则依旧是一身深紫色家常道袍,只是将宽大的袖口用束带扎起,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显得随意了许多。他饶有兴致地看着翻滚的汤锅,鼻翼微动,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期待。

沙塘鳢、黑风大王、邹凉三人围坐一桌。沙塘鳢早已脱了外袍,只穿着贴身的靛蓝色水靠,露出覆盖着细密金鳞的臂膀,正迫不及待地用长筷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纹理如画的雪花犇牛肉,在翻滚的红汤中七上八下,动作娴熟。黑风大王则显得有些笨拙,巨大的熊掌握着对他来说过于小巧的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炖得酥烂的牛筋,蘸了蘸特制的麻酱调料,塞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琥珀色的熊眼,发出含糊的哼哼声。邹凉则安静许多,小口吃着碗里的菌菇和青菜,眼神不时瞟向主桌,带着一丝拘谨。

另一桌则坐着精舍四部的核心负责人:武部厉锋、商部钱通、工部主事——一位身材敦实、双手布满老茧、名叫鲁大锤的中年汉子,以及暗部实际负责人“夜枭”。四人起初正襟危坐,面前的碗碟几乎没怎么动,气氛略显沉闷。鲁大锤更是紧张得额头冒汗,时不时用袖子擦一下。

玄渊指尖在藤蔓缠绕的纹路上轻轻一抹。一道肉眼难辨的淡青色光晕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瞬间笼罩了整个暖阁。光晕一闪即逝,阁内一切如常,但所有人都感到心头微微一轻,仿佛某种无形的束缚被悄然解除,连空气都似乎更加通透了几分。

“好了,”玄渊放下镯子,声音温和,“此间谈话,不入六耳。诸位不必拘束,边吃边聊。”

玄枢子微微颔首,率先夹起一片烫好的毛肚,蘸了香油蒜泥碟,送入口中,咀嚼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嗯!脆嫩爽口,麻辣鲜香,火候恰到好处!此物甚妙!”他这声赞叹,如同打开了某种开关。

沙塘鳢立刻接话,嘴里塞得鼓鼓囊囊:“那是!未哥…呃,玄渊少爷弄出来的东西,能差得了?这红汤,够劲!比渭水底下那些水藻好吃一万倍!”他一边说,一边又捞起一大筷子黄喉。

黑风大王也瓮声瓮气地附和:“香!真香!比俺在黑风山啃的野蜂蜜还香!”他尝试着学沙塘鳢涮肉,结果笨手笨脚地把肉片掉进了锅里,溅起几点红油,引得沙塘鳢一阵嘲笑。

邹凉看着他们,嘴角也忍不住勾起一丝笑意,放松了不少,夹了一块烤得焦香的羊肉放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