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 / 2)

他不仅要平息大汉帝国之怒,更要借机铲除身边的隐患——那些位高权重的旧臣。

如此,方能腾出位置安插亲信。此事必须速决,迟则生变。

待老夫面见大汉帝国刘耕陛下后再议!

简单交代完挪威帝国事务后,利安率亲兵离开了都城。

另一边,奥德安利行至半途,恰遇从皇宫逃出的奥德列夫。

听闻都城内变故,奥德安利几乎气绝——

自己离都不过数日,竟已江山易主!

你...糊涂啊!

奥德安利怒指奥德列夫,手臂不住颤抖。

奥德列夫落寞叹息:祖父,放弃吧。即便没有利夫,挪威帝国也难以为继了。

路途上,奥德列夫不断听闻大汉帝 ** 士的威名,尤其遇见从前线溃逃的败兵时,那些人对汉军的描述简直如在讲述天兵神将,绝非凡俗的挪威帝国所能抗衡。

奥德安利听闻奥德列夫的叙述,恨铁不成钢地跺脚长叹:愚昧!你擅自出逃,利安岂会放过我们族人?此言令奥德列夫双目赤红。他何尝不知家人的结局?只是当时势单力薄,根本无计可施。

怒火攻心的奥德安利当场昏厥。奥德列夫黯然命仅存的侍从搀扶叔父,继续亡命天涯。殊不知,他们离城当日,利安已密令暗部势力对二人展开不死不休的 ** 。

与此同时,利安正率众星夜兼程赶赴大汉帝国。队伍中押解着奥德列夫的全家老小,随行侍从寥寥——毕竟此行是为求和谈判。

十日后,利安终于得见刘耕。迎接他的是刺耳的讥讽:偌大挪威帝国无人可用了?派个老朽前来交涉?利安强撑笑容化解尴尬:陛下明鉴,老朽不过暂代国事。

刘耕睨了眼身侧的安德烈,示意继续。利安躬身陈词:前番误会皆因奥德家族而起,今将其全族押解至此,任凭陛下发落!

利安的坦诚令刘耕颇为意外。他未料挪威帝国竟有这等明理之人,能认清祸端实为皇室所起。然剿灭令已下,两千万大军正如风暴般席卷挪威全境。

听到利安的话,刘耕面露难色。

他转头看向安德烈,后者却长叹一声。

安德烈终究无法变得铁石心肠,即便见识过战场的残酷,依然保留着怜悯之心。

他悄悄走到刘耕身旁,低声道:

“主公,还是放过他们吧。并非所有百姓都对帝国有敌意。”

这一路走来,像叶枫城那样的毕竟是少数。

多数挪威子民愿意归顺帝国,甚至从始至终都未显露敌意。

对此,刘耕并未赶尽杀绝。毕竟帝国需要人口,不可能只留下汉人。

刘耕听完微微一笑,冲安德烈摆摆手示意他安心。

转眼间,他又换上愁容看向利安:

“唉,本王明白你们的心情。”

他故意停顿,神情愈发凝重,仿佛真在权衡什么。

利安等人心头一紧,目光紧锁在刘耕脸上,生怕他说出拒绝的话。

刘耕再度叹息:

“唉,大军已经分散各处,要召回谈何容易!”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扫视众人。

利安先是一怔,旋即会意。

他阴冷一笑,上前低声道:

“刘耕大帝,此事不仅奥德家族参与,还有许多王公大臣牵涉其中。”

他刻意压低嗓音:

“他们瓜分了奥德家的珍宝。那家族百年积累,可不是小数目。若属下能找到,定悉数献给大帝。”

他自称属下,毫不生硬地拉近关系。

刘耕对此并不十分关心。

真正勾起刘耕兴趣的是利安最后那句话。

要知道在当下这个时代,最难获取的莫过于财富。若能获得奥德家族世代积累的财宝,对刘耕而言无异于天降横财。

更重要的是,刘耕以往征战各大帝国时,就曾动过这个念头。

可惜屡次都未能寻获那些王国遗留的财富。若眼前这个利安真有过人之处,刘耕倒不介意让他放手一试。

刘耕的嘴角微微抽动,虽迅速恢复如常,但这细微变化仍被老谋深算的利安尽收眼底。

利安明白自己的计谋已经奏效,当即趁势进言:陛下,属下研究过资料,您先前攻克的国度都未能找到他们的宝藏。或许凭借我对西方诸国的了解,能助陛下获取这些资源!

果然,刘耕闻言双眼顿时亮了起来,看向利安的目光如同发现稀世珍宝。

他重重拍了拍利安的肩膀,赞许道:很好!确实有两下子。只要你能兑现承诺,本王不介意将你们都收归麾下。

利安闻言精神大振,赤红的眼眸闪耀着兴奋的光芒,频频点头表示定当全力以赴。

经过简短商议,利安一行人离开汉军大营。与此同时,刘耕用飞鸽传书下令全线停战。

消息传开,挪威将士们纷纷松了口气——与汉军交战绝非易事,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更要面对难以抵挡的实际攻势。

如今战事暂歇,他们总算能稍作喘息,虽然这份安宁可能转瞬即逝。

至于利安返回挪威王宫后必会掀起腥风血雨,这已不在刘耕考量范围内。毕竟自古以来,王权更迭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

安德烈神色复杂地望着刘耕。起先他几乎认定刘耕是为了替自己 ** 才出兵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