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婚仪筹备如火如荼之际,秦王将大婚的消息已传遍四海。
各路诸侯闻讯反应迥异。
毗邻幽州的冀州城内,此刻正翻涌着诡异气氛。
\"轰——!\"
\"甄逸老贼安敢辱我?!\"
袁绍暴怒的嘶吼震彻府邸,器物碎裂声不绝于耳。
这位诸侯此刻恨不能生啖甄逸血肉。
廊下的郭图瑟瑟蜷缩——当初正是他力保甄逸,此刻连劝解的勇气都消尽了。
可谁能料到,甄逸这老狐狸竟突然举家逃窜,把郭图坑得不轻,最后只能靠甄家先前送的珠宝才勉强平息了袁绍的雷霆之怒。
然而更荒谬的是——
甄氏一族前脚刚逃出冀州,不到月余便传出消息:甄逸将长女甄姜许配给了秦王刘耕。
逃便逃了,偏要投奔袁绍的眼中钉刘耕;
观望便观望了,却在踏入幽州后立刻向刘耕效忠,甚至将嫡女送去做妾。
\"**!!辱我太甚!!!\"
袁绍暴怒捶案,整座厅堂都震得嗡嗡作响。
此时田丰已官复原职,与沮授交换个眼神,皆看出主公那点心思——分明想即刻发兵幽州。
可刘耕今非昔比:
既是皇长子,又是受封秦王。若选在大婚时兴兵,岂非自绝于天下?
待两位谋士连番劝阻,袁绍终是铁青着脸,像吞了死苍蝇般备下贺礼送往幽州。
各州诸侯反应不一:
曹操、陶谦、刘表、袁术等仅遣使送礼;
小诸侯们却纷纷动身前往幽州道贺。
此刻的刘耕正在城堡批阅公文。
自平定幽州胡患、横扫匈奴后,慕名投效者如过江之鲫。奈何婚期在即,这些人才的官职只能延后安排。
随着吉日临近,整个幽州张灯结彩。
治下百姓自发庆贺,他们单纯得很——谁让自家吃饱穿暖,便心甘情愿替你敲锣打鼓。
大婚之喜
刘耕殿下大婚的消息传遍各地,百姓们纷纷庆贺,幽州、交州、青州处处洋溢着喜悦。
北平城内,文武官员齐聚城堡。刘耕身着喜服,在礼官孔融的主持下,婚礼井然有序地进行。
甄家的送亲队伍缓缓穿过街道,两旁挤满了前来祝福的百姓。抵达城堡时,刘耕早已在门前等候。甄姜透过轿帘,望着英挺俊朗的夫君,不由含羞带笑。
……
翌日清晨,甄姜欲起身服侍刘耕更衣,却被他温柔劝止。晨光洒落,刘耕望着新婚妻子的睡颜,心中涌起无限柔情。昨夜的洞房花烛,虽因醉酒未能细看,但此刻的她更令他心动。
待侍女入内照料妻子后,刘耕整理衣冠,前往议事厅。如今帐下人才济济,既有旧部荀彧、颜良文丑等人,亦有新归顺的公孙瓒、赵云等猛将,更有孔融、太史慈前来相助。
“夫君~”
“好好歇着。”刘耕笑着安抚妻子,目光坚定。
昔日壮志未改,而今更添守护家人的责任。待江山一统,大汉旗帜必将插遍寰宇!
(本卷终,征程再启)
刘耕帐下如今虽汇聚了众多能臣猛将,但相较其未来的宏图霸业,这些人才仍显不足。新征服的疆土急需能吏治理,为此刘耕采纳荀彧之谏,颁布《招贤令》——凡有专长且品行端正者,皆可赴幽州任职。
此令一出,顿时震动大汉。要知道,这个王朝长期被世家门阀把持,这些高门望族才是帝国真正的掌权者。而刘耕不仅先后铲除了幽州、青州的豪门势力,如今更以这道政令,彻底站到了世家的对立面。
\"狂妄!\"
\"天下读书人尽出世家,难道指望寒门愚夫帮他匡扶汉室?\"
\"简直愚不可及!\"
\"从今往后,再不会有世家支持他,且看这位大皇子如何一统江山!\"
各大世家的族长们听闻消息后,无不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知识垄断在世家手中,真正的寒门人才寥寥无几。就在他们等着看刘耕能招到什么歪瓜裂枣时,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的脸——应征者络绎不绝,北平城的街道排起了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