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刚步入厅内,埋伏的五十名刀斧手骤然杀出。
皇宫于他本是自家——外甥是皇帝,妹妹是太后,故未佩剑。
此刻面对寒光凛冽的利刃,何进悔之晚矣。
困兽犹斗,终是徒劳。
五十柄利刃交织成网,顷刻间使其毙命。
躲在暗处的十常侍见状,满面春风地现身。
\"哈哈哈,这屠夫总算死了!\"
酒宴重开,十常侍喜形于色。
\"继续设宴!\"
\"总算能松口气了。\"
\"把这个屠夫的脑袋丢出去!\"
何进的尸首横陈殿中,为首的宦官们纵声大笑。厅内笙歌再起,不过此刻的主角已换成这群得意的阉人。一名侍卫拎起何进的首级,随手抛出院墙。
宫门外烟尘骤起,马蹄声急。
\"大将军!!\"
\"孟德,终究晚了一步!\"
\"大将军遭难了!\"
袁绍与曹操率部疾驰而至,正撞见那颗滚落街心的头颅。二人目眦尽裂,怒火中烧。
\"阉党该杀!\"
\"杀进宫去!为大将军 ** !\"
\"清君侧!杀!\"
袁绍解下战袍裹住头颅,曹操长剑一挥,铁骑如潮水般冲破宫门。在二人心中,十常侍已是必死之人——唯有诛尽宦官,汉室方有生机。
\"杀!不分老幼,一个不留!\"
\"冲啊!\"
殿内歌舞骤停。听闻喊杀声近,方才还志得意满的宦官们面如土色,有人当场瘫软在地。张让与赵忠却强作镇定,急令五十名侍卫殿前阻敌,自己悄悄退入暗门。
——这宫闱密道,再没人比他们更熟悉了。
当其余宦官寻找主心骨时,袁绍的佩刀已斩落最后一名侍卫。二人踏血而入,冷眼看着瘫坐一地的阉党,眸中寒光闪烁。
\"祸国阉人!\"
\"蒙蔽圣听!构陷忠良!\"
\"尔等罪孽,千刀万剐亦不足惜!\"
当众人把厅内的十常侍团团围住时,曹操与袁绍面色阴沉地开始威吓这些宦官。
果然,听到二人的呵斥,这群太监立刻跪地求饶。
然而曹操和袁绍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们发现被围住的宦官里少了最关键的人物:张让和赵忠。
真正的祸首竟在他们眼皮底下溜走了!
袁绍勃然大怒,一把揪起名叫宋典的中常侍。这个太监像只待宰的鸡仔般在空中扑腾,却哪里敌得过袁绍的力气?
\"锵\"的一声,袁绍的佩剑架在了宋典脖子上。
冰凉的剑锋让宋典瞬间僵住。
\"我问什么,你答什么。\"
\"敢说半句假话——\"
袁绍朝曹操使了个眼色。面对魂飞魄散的宋典,曹操厉声喝问:\"张让和赵忠去哪了?快说!\"
可宋典和其他七个中常侍同样茫然。
\"宰了!\"
\"没用的东西!\"
士兵们的长矛瞬间刺穿了这些太监。他们到死都没来得及求饶。
此时的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豪门,曹操仍怀着一腔报国热血。他们都还相信能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
但很快,董卓的铁骑就会碾碎他们所有的幻想。
袁氏一族惨遭董卓灭门,袁绍自此踏上逐鹿中原的征程。与此同时,曹操目睹各路诸侯只顾谋取私利,全然不顾大汉江山,心中渐生失望,最终蜕变为那个举世闻名的乱世枭雄。不过此刻,他们仍是誓死效忠汉室的年轻俊杰。
\"急报!出大事了!\"
\"张让等人挟持陛下和陈留王逃出皇宫了!\"
正当袁绍与曹操准备彻查张让、赵忠下落之际,一名侍奉皇帝的宫女惊慌失措前来禀报。听闻此讯,两位年轻将领神色骤变——天子若落入奸宦之手,后果不堪设想;倘若被其他诸侯捷足先登,必将引发天下剧变。
\"全军听令!立即追击!\"
\"绝不能让陛下落入奸人之手!\"
袁曹二人怒火中烧,恨不能将张让等人碎尸万段。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尽快迎回皇帝与陈留王。二人当即率领大军沿着张让逃跑的方向疾驰而去。
此时的张让与赵忠正带着刘辩、刘协乔装改扮,匆忙逃往洛阳城外山区。这两个权阉明白,唯有控制住两位皇子,才能保住性命。然而天意弄人,就在他们即将遁入山林之际,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突然封住了去路。
\"糟了!是董卓!\"
\"西凉军来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