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
北方的麦子在陆续的被收割。
很多地方看着30斤麦种下去,收上来50斤麦子,哭的心都有了。
有收成的还是好的,有很多地方压根就是一片白地。
郑家庄联合公社这边今天开始收割小麦。
早些天的时候,农业部这边
为的就是研究这边的小麦为啥比别的地方好那么多。
就算同为永定河周边经常灌溉的小麦,也没有郑家庄联合公社这边的小麦好。
麦穗都超过一倍了。
麦秆看着也比其他小麦粗壮很多。
时间早上6点,由于有外人在,郑义爷爷只搞了个简单的开镰仪式。
象征性的收割了一个地头。
后面的事情,就交给了40辆拖拉机了。
一声令下,拖拉机轰鸣的放下了收割刀。
啥时候见过这么快收割麦子的场景?
拖拉机过后,割倒的麦子整齐的摆列一排。
其余的人,架着牛车和驴车就到了田里。
开始给车上装。
这点小事用拖拉机,那就是浪费,还不如让拖拉机多割麦子呢。
经过测量,在地里画出来了好几块1亩大小的麦田。
收割过后,就把这些单独拉了出来放在了一个地方。
经过一上午的爆晒,下午就脱了粒。
平均一亩地880斤。
足足比以前最好的麦田高了小300斤。
只有那些精种的田里的麦子才能到600斤,那还是专人看管和养护的。
平常的农田里的麦子,也就400多到500多点这个区间。
这个是个好消息,而且麦子颗粒异常饱满。
咬开一个,麦粒里面麦香浓郁,绝对的一等一的好麦子。
至于麦种怎么来的,庄上的人一口咬定,这就是他们种了半辈子的麦种。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庄上的人自己是信的。
研究人员还能作罢,给的结论也只是说这边的小麦不知道什么原因,有点突变,不过变化是朝着好的方向变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边麦子脱粒称重后,就被人用车子拉走了。
然后拉回来了同等重量的麦子,不过是去掉交公粮的那一份。
不过下一年的麦种,还是留了下来。
不但如此,其他三个庄子的麦子也都是这样。
谁让郑家庄公社得看他们脸色呢。
没机会伤感,还得进行翻地,然后抓紧时间吧玉米 大豆这些种上去。
还有一些地方需要种棉花。
那些红薯,土豆什么的,也都被种到了一些不碍事的地方。
比如田头,沟渠边上。
公社全部过了夏收后,时间也才过了一周。
要是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
今年忙碌的也就是装麦秆上车,然后拉回庄子上的晒场,剩下的就是杨场和装袋子的工作,这能多累?
比以前拿着镰刀弯腰三四天全力收割麦子要强太多了。
那时候就算有拖拉机,可基本都是为了耕地用的。
老拖拉机耕地效率也不行。
郑义知道的时候,是三叔来京城这边汇报夏收工作的时候,给郑义带来一堆吃的时候才知道的。
这几天郑义都忙着厂里的事情。
是粮食的定量又降了。
轻体力劳动者还有脑力劳动者,每天每人只有8两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