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两位同志里面请。”
现在虽然不要票了,可你得提前来排队买票,分为上午和下午。
你要是错过了,那不好意,票一旦售出 概不退换。
要了1只稍微肥的烤鸭,鸭架炖白萝卜汤。
小菜就是赛螃蟹、豌豆黄、鸭丝春卷、烩鸭、火燎鸭心、卤八珍(鸭舌 鸭肠 鸭心 鸭肝 鸭胗 鸭掌 鸭脖 鸭头)里面还配着有海带和莲藕。
至于炸蝎子和芥末,这些奇怪的吃法郑义就直接不要。
很快,小菜上了桌。
没有一会,烤鸭也片好了,给端了过来。
大饭店就是不一样,这要是小饭店,指不定你还得自己端盘子。
郑义看了看四周,好一片烟火气,拿相机出来,就开始拍了起来。
还让店员拿着相机给两人拍了几张。
这年头真没多少人玩相机,关键是你买得起玩不起,一个胶卷就要十几块,再加上洗胶卷的钱,差不多一个胶卷下来,一个月的工资没了。
先不说你用的相机好坏,也甭说胶卷品质是精装还是散装,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您就是“爷”了。
所以说这年头的照片少呢。
至于彩色胶卷……那一卷就要二三十,是黑白的双倍。
郑义手里也就5卷,还是柯达的,压根就不舍得用,以为彩色的胶卷,用的相纸、显影粉、定影粉还有药水,这些也不一样。
就那么多,用完就没了。
要的东西虽然多,媳妇肚子小,每样吃几筷子就饱了,郑义则是风卷残云吃光了全部。
“哈……媳妇,走吧,都过1点了。” 郑义喝完最后一口汤,放下碗。
“义哥吃饱了没有。”
“没事,咱们去大栅栏逛一圈去,看到有好吃的就买上一些。”
“行。”
下了楼,对面不远就是大栅栏,还别说,这个点,这时候人挺多。
都是现在不管是糕点,还是点心,都不要票了,家里有钱的,都喜欢到处寻摸。
要么就是去城外那些土沟 山沟或者荒地里面,去找那些刚发芽没有多久的野菜。
这个时候吃荠荠菜是刚刚好。
再过几天一开花,荠荠菜就老了。
骑车逛了一圈,店里的,或者是开着门自己偷偷卖的。
凡是能进嘴的郑义都尝了尝。
好吃的当然就是买买买。
没有一会,郑义的背包里就是鼓鼓囊囊的。
到了天桥剧场大门口,时间已经是1点45。
买了四瓶汽水倒进了随身背着的水壶里,这样就不用说退瓶子的事情了。
“来一口,小心凉。”
“橙汁味的,好喝。” 小媳妇抱着水壶又喝了几小口。
能不好喝吗?这里面郑义换了纯果汁。
检票开始,随着人群进了剧场。
找到自己的座位。
一楼4排中间的座,可以说是相当的清楚。
就是可惜了,这个剧,再过两年就要封杀了。
就一个剧,天天说映射这个影射那个的,到底谁对号入座了?也不说说,都干了什么,让他们自己对号入座?
这个年代的百姓没有那么多的歪点子,都是觉得你好看,那就都来看。
关键是这年代的人,那个个都是真功夫,演技能把台下的观众完全带进去。
听说当年演白毛女,黄世仁演的那叫一个入木三分,台下的观众差点都抡着砖头上台和黄世仁拼命了,劝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在看戏。
到了后世……不提也罢。
郑义发现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媳妇吃饭吃的少,可零食这东西,全剧两个小时,这小嘴就没有停过。
闭幕后,随着人群慢慢的出了剧场。
时间也到了4点多,郑义想想,还是不去五姑家了。
早点回家,收拾一下明天还得上班呢。
回去的路上,刚好路过有一处。
来上两提提烧麦,再打包两斤干炸小丸子,两斤炸灌肠。
不要票,但就一个字,贵。
路上媳妇不在让买东西了,郑义也没啥买的,两人逛逛悠悠的朝着四合院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