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上报的是每亩580斤玉米,反正粮食局的人也不会说什么要自己检测一下,反正就是你上缴多少玉米,这次你就上缴多少玉米面就行了。
计算的是郑家庄按照5000人计算,每人每月定28斤,一直到来年的6月,现在还有9个月的时间,算下来一共需要140万斤玉米。
按照郑家庄上报的玉米产量,今年总收成在1565万斤玉米。
除掉上交的,还剩下1425万斤玉米。
正好四个庄子上的玉米都要送到郑家庄这边,那就是差不多5500万斤玉米。
就粮油厂那两台中型打面机,真的是忙不过来。
和上面人说了以后,粮食局的人也只能自己来拉走。
上交的玉米是按照每斤一分三的价钱给庄子把钱返回去,还有很多的布票之类的票据。
不过郑家庄现在家家户户并不缺布,要不然纺织厂的人是白安插的吗?
庄子上收到钱票以后,会留下来一部分钱,作为以后发展庄子使用,其余的会按照工分来计算钱和分粮食。
计算下来,除了每人分到的280斤粮食外,庄子上还会给每人补助120斤,凑足400斤粮食。
至于钱,算下来每人都能拿到50多。
不够壮劳力工分多的,能拿到80多。
其他三个庄子也都差不多。
至于补助的粮食,不允许往外说。
收了玉米以后,不算消停。
现在地里还有大豆 绿豆 蚕豆,和种植的棉花。
今年棉花不准备上交,去籽以后弹一下,每家每户都能分上十来斤。
弄完这些以后,还得在收红薯 土豆。
这一忙活,又是半个月过去。
秋收就是把地里能收的全部给收了。
收完以后,拖拉机就人停机器不停的开始耕地。
其中包括今年要开荒的一些小地方。
因为这里犄角旮旯,往年不好弄,今年有拖拉机就是两回事了。
忙活到10月底,直到小麦全部种上以后,所有人才能歇两口气。
这比往年来说,轻松太多了。
地里剩下的就是胡萝卜 白萝卜还有大白菜这些冬储菜,这里收了以后,是要种上菜籽。
明年就能有菜籽油了。
没休息两口气呢,听到锣声,壮劳力又开始集合了,张家庄需要搭建10个玻璃暖棚,其他庄子是5个。
效益可以的话,明年再加盖。
用玻璃钢架搭建暖棚,实在是造价太高。
不过为了京城百姓在冬天能吃上新鲜青菜,张家庄联合生产公社拼了。
11月初,菜棚已经搭建完毕,太阳一出来,厚厚的麦秸帘子拉起来以后,暖棚里的温度直线能到20度以上,到了冬天,就可以使用火墙加温了。
白菜 胡萝卜白萝卜都收完,坑边种的冬瓜南瓜都给收了,全庄的人分了以后,这才是真正过了秋收。
现在就等暖棚见效果了。
郑义也是没事给家里打个电话,家里按照郑义安排的全部弄完以后,这才真正放心了下来。
弄完这些,郑义突然想到了蘑菇。
既然有了暖棚了,那是不是可以隔出来一点地方,种上蘑菇呢?
这摊子现在是越铺越大了。
还是先把暖棚弄明白再说吧。
这边商业局的人也请了农牧学院的师生来庄子上做种植指导,顺便还能帮学生完成研究课业,反正就是一拍即合两不误。
直到11月7日立冬这天,郑义打电话回家听到了暖棚种的青菜都发芽了以后,这才安心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