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转眼4年(1 / 2)

郑义醒过来后,就得到了全族精心的照护。

而且这段时间,郑家人压根没有想过郑义已经被换了芯子。

郑义的动作也尽可能的和记忆保持里一样的,不管是说话的方式,还是走路的姿势。

不过让人看着就是郑义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

就算郑义亲爷揍了他一顿,照样这样。

无奈之下只能召集家族议事。

第三代嫡子这个样子,可不是好事。

议事到最后阶段,那就是郑义大姑说了一个提议。

在庄子上,大侄子看谁都像是坏人,这应该就是一个人的受伤后的应激反应,要知道郑义才15岁。

被蛇咬了以后还怕井绳呢。

那是不是说暂时先离开这里换个环境,用时间来弥补这个精神上的伤痕?

这个法子可行。

于是根据这个说法,郑义的爷爷 爸爸几个叔叔拍了板,让郑义去京城。

敌特敢在庄子里乱窜,但是他们绝对不敢在京城乱窜。

于是郑义在京城市局上班的五姑接到家里的信后,没有几天就给郑义送来了一份介绍信,凭借市局科长的身份,插队到一个中专虽然有点难度,可耐不住郑家在京城的人多呀。

介绍信是让郑义去京城工业学校上学,这是个中专。

而15岁的郑义也刚好初中毕业。

…………………………

(京城工业学校旧址位于东四什锦花园,原名为初等工业学堂。1945年,改称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北平市立高工)。1950年,改称京城工业学校(简称京城工校)。后经过数次专业调整,部分专业调出。文大后,学校于1969年停办。)

(1956年以前京城试点十年一贯制既 5 3 2学制,或 6 2 2学制,也有的学校是 5 2 3学制,很多学校基本都不一样,到1958年,京城范围内的学校基本定了 5 3 2 学制,再到70年后,为了压缩时间,定为5 2 2学制,示为9年教育。)

…………………………

于是在家里人的安排下,1955年9月,郑义踏上了前往京城求学的路程。

中专学期为4年。

郑义不但没有听他爷爷和老爹的话在学校低调起来,而是到了学校就开始了有点放飞自我。

要知道上辈子郑义可是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硕士。

而且相当的精通,要不然也不会自己经过十来年的努力能拉起一个资产在2千万的机械加工作坊。

不过有些时候是能低调就低调。

郑义就和那黑夜的萤火虫一样耀眼。

比如认真学习这一点。

郑义往往可以举一反三。

在老师的心里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哥们。

很多老师都没有办法搞定的零件,郑义看一眼,就基本搞定。

测量一下后,直接就可以上手加工。

时间到了1956年,全国工种定级。

当时郑义就被老师安排考过,直接就是一把过钳工6级,技术员也能考到了13级。

最后郑义貌似想起了爷爷的训诫,7级零件图纸直接说不会,技术员再往上的考试,也是压根白卷,让期待的老师们都郁闷不已。

明知道这小子是个大才,可是到了这里撂了挑子。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郑义绝对比老师们强,他们也基本都是6级钳工的等级,这么说来,郑义起码有7级或者接近8级钳工的可能。

可这小子说什么也不干。

要不是上面有人罩着郑义,老师们都决定用强了。

可是最后想想还是算了。

转眼就是4年。

这里虽然是个历史的节点。

可是该发生的也是会发生的。

大锅饭时期,郑义当时回到庄子后找来爷爷和亲爹密谋了一个晚上。

在别人村子鼓吹一亩地一两万斤的时候,郑家庄依然是一亩地按照150斤上缴的公粮。

至于多余的粮食,全部存在了家族秘密的粮库里,为的就是郑义说的那个一万。

老人们可是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别人村子大鱼大肉的时候,郑家庄依然是三合面窝头配上小菜和稀粥。

就算是上面批下来的肉,也都秘密的做成了熏肉或者腊肉储存了起来。

刚过大半年的时间,又迎来了炼铁。

郑义的说法就是不出头,不垫底。

最后以郑义回村子了一趟,秘密的给村子弄来了2万斤铁,保留了村里全部人的铁器。

时间到了59年,这些糟心事终于都过去了。

可当时那些大口吃肉的村子就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