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铁壁入徐,贾诩安民(1 / 2)

五月初,徐州,彭城。

城门大开,迎接新主。

以陶谦为首的徐州官吏,以及数千名徐州兵将,早已在城门内列队等候。

他们伸长了脖子,神情复杂地望向城外那条官道。

来了。

地平线的尽头,先是出现了一面迎风招展的“刘”字大纛。

紧接着,一片沉默的黑色铁流,缓缓涌现。

“踏、踏、踏……”

没有喧哗,没有号令。

六万大军,身着统一的锁鳞甲,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刃,排成一个个严整的方阵,默然前行。

前来迎接的徐州兵将们,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们许多人身上连像样的皮甲都没有,队列也站得松松垮垮,与眼前这支铁军相比,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就是横扫了北方的刘景大军吗?

一些百姓躲在街角,偷偷探出头来。

他们看到的不是凶神恶煞的匪兵,而是一支纪律严明到令人畏惧的军队。

那股铁一般的秩序感,反而让他们原本悬着的心,莫名地安定了下来。

大军在城外十里处停下,开始安营扎寨,全程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

只有高顺与贾诩,带着一千陷阵营亲卫,策马入城。

陶谦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双手捧着那方代表徐州权力的州牧印,递到了高顺面前。

“高将军,徐州……以后就拜托了。”

他的声音苍老而疲惫,交出印信的瞬间,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高顺面无表情,稳稳地接过了官印。

他没有说一句客套话,只是对着陶谦微微点头。

“陶公可安心颐养天年。”

随后,他转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堂下站着的数十名徐州将校。

那些将领,无不心头一凛,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敢与他对视。

新主人的第一把火,会烧向谁?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高顺的声音响起,冷硬如铁。

“自今日起,徐州所有兵马,尽归我帐下节制。”

“我不管你们之前是何职位,立过何等功劳。”

“从现在开始,一切凭能力说话。”

“有能者上,无能者下。”

他顿了顿,伸手一指队列中一名不起眼的屯将。

“你,出列。”

那名屯将一愣,惶恐地走了出来。

高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之前负责何处防务?”

那屯将躬身答道:“末将吕虔,之前负责下邳粮草押运。”

高顺点了点头。

“我看过你的防务图,粮道规划井井有条,是个有心人。”

“即日起,你升任裨将军,负责整编徐州东部的丹阳兵。”

陈登猛地抬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周围的将领们也是一片哗然。

一句话,就让一个屯将连升数级?

高顺没有理会众人的惊愕,继续说道:

“其余人等,官职暂且不变,明日开始,随我到城外大营,进行为期半月的整训。”

“届时,我会根据你们的表现,重新定夺各位的职位。”

“谁若不服,可自行离去,我绝不阻拦。”

“但若阳奉阴违,暗中作梗……”

高顺的手,缓缓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眼神冰冷。

“我手中的剑,也未尝不利!”

一股森然的杀气,瞬间笼罩了整个大堂。

所有将领噤若寒蝉,再无半点侥幸心理。

其中,一名身材魁梧,面相凶悍的将领,眼中却闪过一抹异样的光彩。

他叫臧霸,是泰山一带的豪杰,被陶谦招揽,心中一直颇为自负。

看着高顺这雷厉风行的手段,他非但没有畏惧,反而生出一股热血。

臧霸心中暗道。

“跟着陶公这样守户之犬,一辈子也无出头之日。如今这高将军,才是值得追随的雄主!”

他暗暗握紧了拳头。

就在高顺用铁腕震慑军心之时,另一边的偏厅里,贾诩也开始了行动。

他召见了徐州各郡县的官吏,以及当地有头有脸的士族豪强。

这些人,才是徐州真正的地头蛇。

偏厅之内,气氛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