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定关中,民心所向(1 / 2)

初平三年正月(公元192年1月)。

长安城外,尸骸遍野,饿殍满地。

昔日繁华的京畿之地,此刻已是人间炼狱。

幸存的百姓面黄肌瘦,眼神麻木,如同行尸走肉般在废墟中游荡,寻找任何可以果腹的东西。

董卓的死,带走了压在他们头顶的暴政,却没能带走深入骨髓的饥饿与绝望。

就在这时,一支支庞大的车队从嵋坞的方向,源源不断地驶来。

车队由精锐的士兵护送,车上装载的不是冰冷的兵器,而是满载着金黄色粟米的麻袋。

那是董卓在嵋坞囤积的,足以供养百万大军的粮食。

“大将军有令!”

“开仓放粮,赈济万民!”

随着一声声高亢的将令,成千上百个粥棚在司隶地区各个交通要道、郡城乡野间迅速搭建起来。

一口口巨大的行军锅架起,金黄的粟米粒在沸水中翻滚,很快,浓郁的米香飘散开来。

起初,饥民们只是畏惧地远远看着,不敢靠近。

但当他们看到那些身披甲胄的士兵,亲手为他们盛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米粥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个老者颤抖着双手接过陶碗,滚烫的温度让他浑浊的眼睛里瞬间涌出热泪。

他顾不上烫,狼吞虎咽地喝下几口,然后猛地跪倒在地,重重磕头。

“活菩萨啊!”

“大将军是活菩萨!给了我们这些贱民一条活路!”

他的哭喊像点燃了引线。

“噗通!噗通!”

成百上千的饥民跪倒在地,哭声震天。

“谢大将军活命之恩!”

“大将军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叩谢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在残破的关中大地上回荡。

……

高处,刘景负手而立,俯瞰着下方那一条条由领粥百姓排成的长龙。

郭嘉站在他身侧,轻摇羽扇。

“主公,仅是施粥,只能解一时之急。关中残破,人心惶惶,想要彻底安定,还需雷霆手段。”

刘景的目光从远处收回,神情平静。

“奉孝所言,正是我所想。”

他转向身后的传令官,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传我将令!”

“颁布以工代赈之策!”

“凡我大将军府治下,招募所有青壮男子,修缮城池、疏通沟渠、重建屋舍、铺设道路!”

“所有参与劳作者,不仅管两餐饱饭,每日另发‘景字五铢’十枚,作为工钱!”

这道命令一出,郭嘉和贾诩的眼中都露出了赞许。

施粥只能养懒汉,以工代赈,却能让百姓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重拾尊严与希望。

当政令传遍司隶各地时,百姓们先是难以置信。

“什么?干活还给钱?”

“管饭就算天大的恩情了,居然还发工钱?”

短暂的议论后,整个关中都沸腾了。

无数在绝望中等死的青壮男子,眼中重新燃起了光。

他们丢掉手中用来乞讨的破碗,涌向各地的招募点,争先恐后地报名。

整个司隶大地,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仅仅三天后,当所有人都以为刘景的仁政已经到了极致时,第三道、也是最震撼的一道政令,如同一道天雷,轰然炸响!

“大将军府告天下百姓书!”

“自今日起,免除司隶地区未来一年所有田税、赋税、人头税!”

“并且,三年之内,司隶之地,不征一兵一卒!”

静。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听到这道政令的百姓,都停下了手中的一切动作,呆立当场。

他们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免税一年?

三年不征兵?

这是真的吗?

这不是在做梦?

当确认无误后,积压在心中所有的恐惧、悲伤、绝望,在这一刻尽数爆发。

一个壮汉扔掉手中的石锤,跪在地上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