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长安炼狱,慈父之心(2 / 2)

每多想一分,那份恐惧与担忧就沉重一分。

怎么办?

自己远在长安,身陷囹圄,根本无力保护她。

必须为琰儿寻一个强大的依靠!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疯狂滋长。

联姻!

只有联姻,才能让她背靠大树,在这乱世中求得一丝安稳。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人选,又被他一一否决。

最终,一个家族浮现在他心头。

河东望族,卫家!

卫家家主与他有旧,为人方正。

其子卫仲道,他也曾见过,虽体弱,却也是个知书达理的翩翩君子。

最重要的是,卫家在河东势力庞大,足以庇护琰儿周全。

就这么办!

这是他这个绝望的父亲,能为女儿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下定决心后,蔡邕反而镇定下来。

他走到书案前,亲手研墨。

墨汁在砚台中缓缓变得浓稠,宛如他心中化不开的愁绪。

他提起笔,笔尖饱蘸墨汁,悬在纸上,却迟迟无法落下。

这一笔下去,女儿的终身大事,便由他这个父亲,在千里之外草草定下了。

没有询问,没有商量。

只有冷冰冰的安排。

这何其不公!

可……

蔡邕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相比于性命,相比于在乱世中可能遭遇的种种不测,这点不公,又算得了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笔尖终于落下。

信中,他没有提及长安的凶险,没有诉说自己的担忧与恐惧。

通篇都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思念。

他告诉女儿,自己一切安好,只是分外想念。

而后,他用最温和的笔触,告知她,自己已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

对方是河东卫家的公子,才貌双全,家世优良。

他希望女儿能尽快启程,前往河东,与卫家公子完婚。

如此,他们父女也能离得近些,方便日后团聚。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一个老父亲的良苦用心与无奈。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刻在他的心上。

写完最后一个字,蔡邕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他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

他望着窗外灰败的天空,浑浊的老眼中,泪水终于决堤。

“琰儿……”

“为父……对不住你啊……”

许久,他才从悲痛中缓过神来。

他擦干眼泪,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放入信封。

“来人。”

他的声音嘶哑。

一名心腹家仆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行礼。

“老爷。”

蔡邕从怀中掏出一袋沉甸甸的钱币,连同信件一起,郑重地交到家仆手中。

“把这个,送到陈留,亲手交到小姐手上。”

家仆感受着手中信件与钱袋的分量,重重叩首。

“老爷放心!小人就算豁出这条命,也一定送到!”

蔡邕看着他,眼神复杂。

“记住,路上万事小心,不可声张。”

“去吧。”

“喏!”

家仆再次叩首,随后起身,将信件与钱袋贴身藏好,快步退了出去。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太师府深重的暮色里。

书房内,蔡邕又恢复了那副枯坐的姿态。

而此时的陈留,风云际会。

一个名为曹操的枭雄,正在此地招兵买马,他的目光,同样注视着天下风云的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