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阳谋攻心(1 / 2)

平县城头,刘景凭栏远眺,目光穿透薄暮,投向南方那座巍峨的帝都。

寒风卷起他的披风,猎猎作响。

“报!”

一名斥候飞奔上城楼,甲叶碰撞声急促。

他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与愤恨而微微颤抖。

“启禀将军!”

“洛阳急报!”

“董卓那厮,正在城中大肆捕杀太傅袁隗及其家眷!”

斥候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

“袁氏满门,无论老幼,尽数被屠!”

“整座太傅府,已成血海!”

“他还下令,全军整备,欲挟持天子与百官,西迁长安!”

消息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巨浪。

身后的张飞怒目圆睁,豹头环眼,手中丈八蛇矛的矛尖嗡嗡作响。

“这狗贼!”

“他敢!”

吕布按着方天画戟的手背青筋暴起,高傲的脸上满是煞气。

高顺沉默不语,但紧握长戟的指节已经发白。

刘景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眸中一片冰冷。

来了。

终究还是来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董卓这条疯狗,还是走上了焚烧洛阳,裹挟百万生民西迁的绝路。

那是人间炼狱。

那是华夏文明的一道血色伤疤。

如今迁移百万平民应该不会发生了,自己已经将屠刀架在他脖子上,迁移百姓行军速度会被自己追杀而死。

但是狗急跳墙董卓万一屠杀百万洛阳之民,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他绝不允许这样的惨剧,在自己眼前重演!

刘景转过身,脸色凝重地看着身后的郭嘉与贾诩。

“奉孝,文和。”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董卓已是穷途末路,他现在什么疯狂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焚城,屠民,对他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

“我们如何能保全这千年帝都,保全那满城的百姓?”

这个问题,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郭嘉手持羽扇,走到城墙边的简易沙盘前。

他修长的手指在代表洛阳的木块上轻轻一点。

“主公,洛阳城高池深,董卓麾下尚有十余万西凉兵,困兽犹斗。”

“我军若是强攻,即便能胜,也必然伤亡惨重。”

郭嘉的眼神锐利起来。

“更重要的是,一旦开战,等于彻底断了董卓的退路。”

“那疯子狗急跳墙之下,必定会先焚毁洛阳,再与我军决一死战。”

“届时,我们就算打赢了,得到的也不过是一片焦土和满城尸骨。”

他顿了顿,提出了自己的方略。

“为今之计,当围而不攻。”

“日日于城下搦战,夜夜派兵袭扰,使其军心不宁,疲于奔命。”

“让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祸害城中百姓,只能被动防守。”

“待其军心涣散,士气崩溃,我们再寻机一战而定!”

众将闻言,皆觉此计稳妥。

然而,贾诩却轻轻摇了摇头。

他一直沉默地站在角落,此刻才缓缓走出,昏暗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

“奉孝之计虽稳,却只能拖延。”

贾诩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

“此计,无法阻止董卓迁徙之心。”

“他只要还想着逃往长安,洛阳的危局就一日不能解除。”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贾诩身上。

贾诩的眼神幽深,闪动着睿智的光。

“要保洛阳,需攻心为上。”

“攻心?”

张飞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文和先生,这心,要怎么攻?”

贾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刘景。

“主公,董卓之令,终究要靠麾下的将士去执行。”

“西凉兵虽然残暴,但也并非草木,他们也是人。”

“是人,就有弱点。”

“他们最大的弱点,便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

刘景心中一动,他立刻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贾诩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缓缓道出了自己的计策。

“我们可以双管齐下,行一招堂堂正正的阳谋。”

他伸出一根手指。

“其一,广布檄文,昭告天下,更要传遍董卓全军!”

“檄文上要写明:”

“凡西凉兵将,若敢焚烧洛阳屋舍一间,屠戮洛阳百姓一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