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彻夜长谈,王佐折服(1 / 2)

将军府,议事厅内。

盛大的欢迎宴席并未摆开,取而代之的,是一场仅有六人的小型私宴。

主位之上,自然是刘景。

他左手边,是贾诩、沮授、田丰三位心腹谋主。

而他右手边的上宾之位,赫然坐着刚刚抵达,尚带着一路风尘的荀彧与戏志才。

酒是温过的上等好酒,菜是精心烹制的佳肴。

但最让荀彧二人感到震撼的,是刘景的态度。

他没有高高在上地端坐,而是亲自起身,手持酒壶,为他们二人面前的青铜酒爵,斟满了温热的米酒。

“二位先生,路途劳顿,先饮一杯,暖暖身子。”

刘景的笑容真诚,不带半点虚假。

荀彧和戏志才受宠若惊,连忙起身想要推辞。

“将军,万万不可!我等乃不速之客,怎敢劳将军亲自动手!”

刘景却不由分说地按住了他们的肩膀,让他们坐下。

“什么将军不将军的。”

“在这里,没有征北将军,只有求贤若渴的刘景。”

“二位先生能不远千里,从洛阳来到我这穷乡僻壤,是看得起我刘景!”

他将酒壶放下,端起自己的酒爵。

“景,先干为敬!”

说罢,一饮而尽。

贾诩、沮授、田丰三人只是静静地看着,并未言语。

但他们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自家主公这般礼遇,当真是闻所未闻!

荀彧和戏志才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动容。

他们不再矫情,端起酒爵,同样一饮而尽。

一股暖流,从喉间滑入腹中,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疲惫与寒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荀彧放下酒爵,神色变得郑重。

他知道,客套已经结束,是时候进入正题了。

他微微躬身,目光直视刘景,声音清晰而有力。

“敢问将军,如今汉室衰微,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天下动荡在即。您手握重兵,坐镇北疆,心中……有何打算?”

这个问题,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瞬间刺破了宴席上温和的气氛。

空气,陡然凝固。

贾诩三人眼神一凝,齐刷刷地看向刘景。

这是一个极其尖锐,甚至可以说是诛心的问题!

它直指刘景的野心,意在试探他究竟是匡扶汉室的忠臣,还是觊觎天下的枭雄!

刘景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但眼神却变得深邃起来。

他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里面琥珀色的酒液,反问道:

“二位先生从洛阳北上,进入我常山郡地界,可曾看到我这常山,与他处有何不同?”

荀彧和戏志才一愣。

他们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

冀州之外,流民遍地,饿殍载道,宛如人间地狱。

常山郡内,道路整洁,军士巡逻,粥棚林立,开荒屯田,处处生机勃勃。

荀彧沉吟片刻,如实答道:

“常山之景,与别处相比,判若云泥。百姓安居,万物复苏,实乃一片乐土。彧,万分钦佩。”

刘景笑了。

“先生只看到了表象。”

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一股无形的自信与豪情,开始在他身上升腾。

“我所做的,远不止于此。”

“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是为农之本。”

“清查田亩,以盐利置换士族之根基,打压不法豪强,是将土地还之于民。”

“推广曲辕犁,改良农具,是为了让百姓用更少的力,种出更多的粮。”

“设立医曹,为军民诊治,是为了让百姓不再因一场小病而家破人亡。”

“以我我还打算设立学堂,减免束修,是为了开启民智,让寒门子弟,亦有入仕之阶!”

刘景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打在荀彧和戏志才的心坎上。

他没有空谈什么匡扶汉室,也没有喊什么冠冕堂皇的口号。

他说的每一件事,都是最基础,最实际的民生!

农业、经济、军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