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北大博士 > 第177章 水净舟行,苇岸欢歌

第177章 水净舟行,苇岸欢歌(2 / 2)

傍晚时分,突然有人喊:“湖边的水泽莲好像有点不对劲!”众人赶紧跑过去,只见上午刚种的几株水泽莲,叶子突然开始发黄,茎秆也变得软软的,像是失去了活力。水云长老(水泽族长老,此次也随队前来)蹲在湖边,仔细观察着水泽莲的根部:“是水质波动了,虽然净化了,但湖底的地脉气突然变弱,水泽莲吸收不到足够的能量。”

沈砚立刻让陈景明带着探测仪去湖底探查。陈景明划着小木筏,在湖底放了几个探测点,屏幕上显示湖底的地脉气果然变弱了,还有几处地脉气断层。“怎么办?要是地脉气一直弱,水泽莲就活不了了。”阿墨着急地问,她还盼着水泽莲开花呢。

水云长老想了想,对沈砚说:“我们水泽族有个办法,用‘水脉阵’稳定地脉气。找十二块水脉石,按照水泽族的阵法埋在湖底,再用芦苇绳连接,就能引周围的地脉气过来,稳定湖底的地脉。”沈砚立刻点头:“我们现在就找水脉石,争取今晚把水脉阵布好。”

大家分头行动——水泽族工匠去准备水脉石和芦苇绳;石漠族族人用星晶锄头在湖底挖坑;陈景明则用水脉石和星源水晶碎片做了个小型能量节点,放在阵法中央,增强阵法效果。星源松鼠也跟着忙前忙后,它在湖边发现了一块被遗忘的水脉石,用嘴叼着送到水云长老面前,引得大家发笑。

天黑时,水脉阵终于布好了。水云长老念动水泽族的口诀,十二块水脉石同时亮起淡绿光,芦苇绳也泛起微光,湖底的地脉气渐渐变得稳定,探测仪上的曲线也恢复了平稳。第二天清晨,大家再去看水泽莲,叶子已经恢复了翠绿,茎秆也挺直了,甚至有一株冒出了小小的花苞。

“太好了!活了!”阿墨兴奋地拍手,孩子们也跟着欢呼起来。水云长老笑着说:“以后只要定期检查水脉阵,水泽莲就能一直长得很好。等它们开花了,还能结出莲子,莲子能吃,还能做种子,种更多的水泽莲。”

接下来的几天,码头建设和水上净化装置的安装同步进行。码头的桥面很快就搭建好了,水泽族工匠还在桥面两侧装了芦苇编织的护栏,护栏上挂着用星源草编的小灯笼,晚上点亮后,淡绿光映在湖面上,像一条发光的丝带。

水上净化装置也安装完成了,三台装置分别放在湖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启动后,淡蓝色的能量覆盖了整个湖面,湖水变得越来越清澈,连湖底的沙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水泽族工匠还在装置周围种了几株水泽莲,水泽莲长得格外茂盛,很快就开出了淡紫色的小花,花香弥漫在湖边,让人心情愉悦。

码头建成的那天,新家园举行了热闹的庆祝活动。水泽族的族人划着芦苇船,在湖面上表演水上舞蹈,船桨划过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配合着水泽族的歌谣,格外动听;石漠族的族人跳起了传统的狩猎舞,动作刚劲有力,引得大家阵阵喝彩;火岩族的工匠们则展示了新做好的星晶船桨,船桨泛着淡蓝光,划水时能让船跑得更快,还能净化周围的水质。

微微和水泽族的妇女们一起,做了很多美食——水泽莲蜜糕、菱角汤、芦苇饼,还有用星源鱼做的鱼汤,摆了满满一桌子。大家围坐在湖边,吃着美食,喝着火山泉茶和水泽莲蜜酿的酒,谈论着未来的计划。

沈砚站起来,举起酒杯,对众人说:“今天,我们的码头建成了,水上净化装置也成功了,这是各族群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还要联系归墟其他的小族群,让大家都加入我们,一起把归墟建设成充满生机的家园。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归墟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众人纷纷举杯,欢呼声响彻湖边。星源松鼠坐在阿墨的肩膀上,也举起爪子,像是在附和;星源蝶在众人头顶飞舞,翅膀上的荧光粉落在食物上,泛着细碎的蓝光;湖面的水泽莲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淡紫色的花瓣像在为大家祝福。

夜空中的星轨像是被谁揉碎了的银带,挣脱了云层的束缚,铺得满穹都是。不再是零散的光点,而是连贯的光流——有的泛着浅金,有的缀着碎银,甚至能看见细微的光尘在轨道旁浮动,风过时,光流便轻轻晃荡,像在夜空里缓缓流淌的星河。这光洒在归墟的湖面上,瞬间让墨色的湖水活了过来:粼粼的波光不是杂乱的碎影,而是顺着星轨的方向铺成银亮的长带,风掠过湖面时,长带便裂成无数片菱形的光,又很快重新织合,连湖底的水草都被映得泛着淡白的辉光。

码头就卧在湖的边缘,木质的栈桥上挂着串淡绿色的灯笼。油纸糊的灯面被夜风鼓得微微起伏,灯光透过纸层,在栏杆上投下斑驳的绿影,像落在木头上的青苔。灯笼旁,新能量核心正悬在半空中——那是块半透明的棱形晶体,淡紫色的光从晶体内部渗出来,带着极轻的脉动,仿佛有生命般。光雾在晶体周围晕开,将附近的空气染成淡淡的紫,连栈桥的木板缝里都渗着细碎的紫光。更远处的屋檐下,星晶灯正亮着:拳头大的星晶被嵌在铜制的灯架里,蓝光从晶体内透出来,比灯笼的绿光更清冷,比能量核心的紫光更澄澈,三道光在码头的上空交织——绿光揉着紫光,成了朦胧的淡蓝;紫光裹着蓝光,又晕出浅浅的靛色,连空气里都飘着细碎的彩光,真像把一片浓缩的星空挪到了地面。

栈桥上不是空的。火岩族的阿炎正蹲在能量核心旁,指尖碰着晶体的边缘,和水泽族的长老说着什么,长老手里的贝壳勺盛着星晶粉末,偶尔洒出一点,落在光里便闪着亮;风翎族的少年坐在灯笼下,手里的羽毛笔在兽皮纸上写着,灯光照在他的笔尖,留下细细的影子;还有几个孩子,捧着串发光的星晶碎片在栈桥上跑,笑声混着灯笼晃动的“吱呀”声,落在湖面上,和星轨的光一起荡开。

没人再提过去的动荡,只有眼下的安稳——新能量核心是各族一起琢磨出的法子,星晶灯的蓝光能指引晚归的人,连湖边长出来的新草,都是各族一起种下的。夜风吹得更柔了,星轨的光似乎又亮了些,照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浅浅的暖意。归墟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一次,每一缕光、每一个身影,都在写着同一个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