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李二柱就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了。推开碾房门一看,二柱子和三石头正扛着锄头站在院里,见了他嘿嘿笑:里正爷让俺们来搭把手,修庙的事就拜托你了。
二柱子是个壮实的后生,胳膊比李二柱的腿还粗;三石头瘦得像根竹竿,眼睛却亮得很,手里转着个铁环,一看就是机灵鬼。李二柱赶紧招呼两人进屋喝口水,他娘已经煮好了红薯粥,盛了三大碗端出来。
先垫垫肚子。他娘笑着说,二柱说你们肯来帮忙,真是太谢谢了。
二柱子呼噜噜喝着粥,含糊道:婶子客气啥,俺们也是听里正爷的。再说了,你家二柱救了张寡妇的牛,是个实在人。
三石头扒拉着粥,突然凑过来问:二柱哥,你以前真是城里来的?城里是不是有电灯?晚上跟白天一样亮?
李二柱愣了一下,想起手机屏幕的光,含糊道:嗯,差不多吧。
吃完早饭,三人往龙王庙走。路过村头的老槐树,看见张寡妇蹲在树下纳鞋底,见了他们,赶紧站起来:二柱兄弟,俺把家里的瓦刀找出来了,用得上不?她手里捧着把锈迹斑斑的瓦刀,刀把磨得发亮。
用得上!多谢嫂子。李二柱接过来,掂量了一下,还挺称手。
龙王庙前已经堆了些碎瓦片和泥巴,是里正让人提前准备的。李二柱分工:二柱子力气大,负责换梁木;三石头灵活,爬屋顶补瓦片;他自己则修墙面,把塌下来的土坯重新垒好。
这梁木得抬上去。二柱子拍着那根竹子,咱仨够呛,得再叫个人。话音刚落,就见春杏挎着个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几个菜窝窝。俺爷让俺送点吃的,顺便...俺也能搭把手。
三石头吹了声口哨,被二柱子瞪了一眼,赶紧捂住嘴。李二柱心里有点热,嘴上却说:你一个姑娘家,别沾手,把窝窝放边上就行。
春杏没听,放下篮子就去扶竹子:俺力气不小呢。她站在竹子另一头,跟二柱子一起使劲,脸憋得通红,辫子都散了一缕。李二柱赶紧上前搭手,三人合力把竹子抬到屋顶横梁上,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
春杏妹子可以啊!二柱子直夸,比三石头那小子还有劲。
三石头在屋顶上喊:俺这是灵活!你让她爬上来试试?说着还故意在瓦片上走了个来回,结果脚下一滑,差点摔下去,吓得赶紧抓住旁边的椽子。
众人都笑了,庙前的气氛一下子活泛起来。李二柱埋头糊墙,春杏蹲在旁边帮他和泥巴,碎稻草掺着黄土,她拌得均匀又瓷实。俺爷说,泥巴里多掺点头发,能粘得更牢。她从兜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剪下来的碎头发——大概是她自己梳下来的。
李二柱心里一动,没说话,只是往泥巴里加头发时,手劲放轻了些。
中午歇脚时,春杏打开竹篮,里面除了窝窝,还有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腌菜,带着点辣味。俺娘做的,配窝窝吃。她把油纸包往李二柱面前推了推,自己拿了个窝窝啃。
二柱子和三石头识趣地跑到一边,边吃边嘀咕,时不时往这边瞟。李二柱拿起块腌菜,辣味窜进鼻子,呛得他直咳嗽,春杏赶紧递过水壶,眼里带着笑。
正吃着,庙门口来了个穿长衫的男人,袖口磨得发亮,手里拄着根拐杖,是村里的教书先生。李二柱是吧?先生推了推眼镜,里正让我来看看进度,顺便问问,这庙墙上要不要写几句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