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视频旁白继续:“1934年,约翰牛武装侵占云南班洪、班老等佤族地区。】
【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以班洪、班老王为首的佤族17个部落,以‘阿祖阿公’诸葛亮的名义,联名发出了《佤山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
“以......以亮之名?!”
三国季汉,成都丞相府中,诸葛亮手中的羽扇骤然停滞。
他望着天幕,想象着千百年后,在那西南边陲,那些他曾教导、抚慰过的族民后代,在强敌压境、家园将倾之际,竟高举着他的旗帜,向祖国求援、向同胞明志......
一股难以抑制的热流冲上眼眶,这位一生以冷静理智着称的卧龙先生,此刻竟潸然泪下。
与此同时,各朝各代的天空中,清一色的弹幕如同雪白的浪潮般滚滚而过:
【丞相保重!】
【丞相保重!】
这声声来自后世的问候与宽慰,穿越时空,回荡在万界。
三国以前的人们,如嬴政、刘彻等,看着这铺天盖地的“丞相保重”和对诸葛亮近乎神明般的爱戴,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好奇与不解。
“这诸葛亮......除了智谋超群,究竟还做了何等惊天动地之事,能让后世百姓如此牵挂,甚至让边陲异族在千年后仍奉若神明?”
“他到底有何等魅力,能让一个民族在危难时首先想起他的名号?”
【视频放出了那封用血性与忠诚写就的《敬告祖国同胞书》原文。】
【一个沉稳而悲怆的画外音,缓缓念出:】
【“我佧佤山十七王地......自祖辈世受花国抚绥,固守边疆......查我卡瓦地。】
【“请问班老现在还有外国人驻扎.........外国曾送来东西给我们,我们也没有接受......】
【“他们就因此说我们‘倔强’,竟派兵攻打我们......我们就因此恐惧!”】
这朴实无华却字字千钧的控诉,如同点燃了干柴的烈火,瞬间燃起了各朝各代的熊熊怒火!
“好你个约翰牛!欺人太甚!”
朱元璋勃然大怒,一掌拍在龙案上,“在自家地盘上,还被外人打了?还敢强占土地?咱的刀呢!”
李世民脸色铁青:“岂有此理!犯我疆土,欺我子民,这约翰牛,其行可诛!”
诸葛亮已然紧握双拳,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他出离的愤怒,不仅因为外敌的侵略,更因为那些奉他之名、守他之约的纯朴族民正在遭受欺凌!
他恨不能亲临那个时代,羽扇一挥,再设奇谋,将那约翰牛驱逐出去!
刘备看着天幕,眼眶也湿润了,他紧紧握住诸葛亮的手:
“军师.....没想到,后世佤族.......竟能做到如此地步!备,替天下苍生,谢过军师恩泽!”
他既感动于佤族的忠义,也心疼他们遭受的苦难。
就连曹操,此刻也放下了与刘备的敌我之分,一股基于民族大义的愤怒油然而生:
“哼!区区海外蛮夷,若彼时吾在,必遣虎豹骑,踏平其营!”
辛弃疾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穿越时空,暴打那什么约翰牛。
一时间,从秦汉到明清,无论君臣百姓,无论身处哪个阵营,一种基于血脉和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情感被强烈激发。
天幕之下,同仇敌忾之气,直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