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忆奴欲死(2 / 2)

【(捧心状)啊啊啊啊啊!二凤和雉奴也太可爱了吧!】

李治觉得他与耶耶之间,本就该如此亲密无间,互相牵挂,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然而,作为当事人的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家书被如此公开解读、品评,甚至还配上那些奇怪的小人动画,尴尬得脚趾都能抠出个皇宫。

他扶额叹息,内心充满了无奈:

“这........这家书乃是父子间私密之言,怎......怎就让全天下都看了去......”

【视频继续挖掘着这份“宝藏”家书,念出下一句:】

【“今日得到辽东消息,录状送。”】

这些相对平实的话,让明朝的朱元璋颇有共鸣。

他虽以严厉着称,但对儿子们的教育同样极为上心,不禁点头低语:

“咱也一样,在外征战或处理政务,若遇要紧事、典型例,也总想着抄录下来,送与标儿他们知晓。”

他觉得这种将实务案例传于子侄学习的方式,是培养继承人的正理。

【“儿砸,爸爸我这刚收到一份辽东前线的最新战报,觉得挺重要,特意抄录一份送给你看看。”】

朱元璋非常认同:“想归想,该学的军政要务、治国之道,一样也不能少!不然将来如何服众,如何担起这万里江山?”

然而,视频紧接着又回到了那份让李世民坐立不安的“直球”表达,放出了最经典的那段:

【“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画面上非常应景地配了一个泪眼汪汪、满地打滚的黄豆人表情包。】

而那些读书不多、对太宗皇帝了解主要源于天幕的普通老百姓,此刻更是感觉拉近了与这位千古明君的距离。

“嘿,原来皇帝老儿想儿子了,也跟咱一样,会抓心挠肝,会说‘想死你了’!这不跟俺惦记隔壁村学徒的二小子一个样嘛!”

处于风暴中心的李世民,看到这句被反复“鞭尸”的话,被狠狠的尴尬到了。

【尤其是当视频给出翻译时:】

【“宝贝儿子啊,爸爸我想你想得真是快要死了!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打完仗回家!就先写这些吧。爱你的爸爸,亲笔。”】

【视频的解说还唯恐天下不乱地“啧啧”两声,调侃道:】

【“咱就说咱们二凤陛下当年写这信的时候,是不是压根没想到会被翻出来看啊?”】

李世民内心疯狂点头,脸上却要努力维持着镇定:“谁能料到这家书私语,千百年后竟被翻出,还有这天幕......让朕在全天

他长长叹了口气,一股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涌上心头。

“罢了罢了,”

他无奈地摇摇头,嘴角却在不经意间勾起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知道便知道吧。朕......朕就是想儿子了,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