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开始引经据典(1 / 2)

视频的旁白毫不留情,开始引经据典:

【“《旧唐书》有载:李世民‘泣谏’李渊,才最终促成了关键的霍邑之战。这也是李渊与李世民在军事战略上第一次出现重大分歧。”】

【紧接着,视频用极其通俗(且夸张)的现代语言翻译道:“翻译过来就是——打仗的时候他爹李渊不听他的正确建议,把他给急得嚎啕大哭!”】

【画面配了一个小黄豆人背着小书包、跺脚嚎啕的动态表情包】

大唐,某处李渊看着天幕,哼了一声,倒是没反驳。

李世民本人看得额头青筋直跳:“这后世的翻译实在是离谱!夸大其词!朕......朕那是情急之下的恳切力谏!何时像那黄口小儿般嚎啕大哭了?!”

他坚决不承认“嚎啕”二字。

下方的杜如晦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却默默想道:“陛下当时虽未至‘嚎啕’之境,但确是声泪俱下,情绪极为激动......” 只是这话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没等李世民从“嚎啕大哭”的指控中缓过气,视频又抛出了第二条“罪证”:

【“据《新唐书》记载:李世民对他的生母太穆皇后窦氏感情极深。后来在太庙见到母亲的牌位时,触景生情,再次‘嚎啕大哭’。”】

李世民:“???”

怎么朕又‘嚎啕大哭’了?!后世之人怎就盯准了这四个字?!思念母亲,悲从中来,落泪不是人之常情吗?

刘彻已经笑得拍大腿了:“哈哈哈!好家伙!谏言哭一次,想娘又哭一次!!”

而那些太宗的粉丝们则纷纷开始“控评”:

“至孝至诚!思慕母亲,真情流露,有何不可?”

“正是如此重情重义,方能体恤臣民,方为有血有肉的一代明君!”

“休要断章取义!”

然而,视频的第三颗“炸弹”直接扔向了李世民最柔软的地方:

【“还有,在他的爱女长乐公主李丽质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时,李世民悲痛欲绝,‘哭之甚哀’,长达一月之久。”】

“长乐?!丽质?!”

李世民听到女儿的名字和“年仅二十三岁”、“病逝”这些字眼,脑袋里“嗡”的一声,瞬间如遭雷击,脸色煞白!

方才所有的羞恼、辩解之心顷刻间被巨大的恐慌和父爱所淹没!

他猛地站起身,连面前的晚膳都顾不上了,对着殿外厉声喊道:“太医!速传太医!去给长乐公主请脉!仔细查验!现在就去!”

他的声音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此刻他眼前的仿佛不是天幕,而是未来女儿病榻前痛苦的画面。

他才不管什么“爱哭鬼”的名声了,他只知道,他那个聪明伶俐、被他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在未来竟然会......年仅二十三岁就香消玉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种源自父亲本能的恐惧和揪心,牢牢攥住了这位帝王的全部心神。

【然而视频的“爆料”并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