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着天幕上飘过的弹幕,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纷争之地,唯有以绝对武力慑服之!打疼了,打怕了,自然便知道何为规矩!”
刘彻也赞同:“不错!止戈为武!若不能展示足以碾压双方的强大力量,空口白牙,何以调停?!”
【视频继续揭秘:“而且啊,当年咱们家底还不厚实,听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那边是给经费补助的,而且还是个极好的实战练兵机会,能熟悉国际环境、检验装备、锻炼部队。于是前后一合计,就框框打算把人送出去了!”】
【“联合国那边一看这人数报表,吓得赶紧连连摆手:‘停停停!兔子!冷静!我们是去维和的,不是去揍人的!是劝架,不是掀桌子!’”】
【拟人化的联合国标志拼命对兔子比划“停”的手势。】
【“然后赶紧解释:‘一般维和行动,派个几百人的工兵、医疗或者警卫分队就够了,主要是体现存在、监督停火、提供援助.........’”】
某朝代绣楼一位正在刺绣的官家大小姐,听到联合国的话,疑惑地蹙起了秀眉:“啊............这么点人?那怎么劝得开呢?”
她想起自己两个弟弟打架时,大哥从来都是二话不说,一人给一巴掌,俩小子立马就抱头蹲下老实了。
“光靠说..............能行吗?”
【视频一针见血地总结:“因为花国人的思维深处,有一种执念:”】
【两个高手打架,你想上去调停拉架?那你自身必须得是一个能随手把他们俩都按地上的绝世高手才行!不然你凑上去,很可能被误伤,或者根本没人听你的!”】
【“咱们历史上的经典‘维和’案例,都是这个模式——比如刘备调停关羽和张飞,所以真不怪咱们第一次维和会这么想了!”】
李世民看到这里,终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但随即又生出新的困惑:
“朕不明白!自身没有拥有绝对压制性的武力,怎么能压制那些人!”
“派那么点人去,岂非儿戏?万一双方不听劝,再次打起来,那点人如何镇得住场子?”
大明的酒馆一个说书人啪地一拍惊堂木,对周围的茶客道:“
就派三五百号人去人家千军万马的地界劝和?出什么头啊!!!”
屏幕前的黎哲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深有共鸣地在评论区打字:“中式维和的精髓难道不是————‘你俩先别打了,都给我跪下!哥求你们点事!(狗头)’”
黎哲笑着摇了摇头,对这种“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表现表示理解,顺手点赞,再次一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