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气感辨虚(1 / 2)

纪检委的电话挂断时,林砚指尖还残留着加密U盘的冰凉触感。会议室的长桌上堆着半人高的文件,全是云枢数据港配套工程的预算报表——这是沈家反扑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最后的遮羞布。苏清媛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像一团乱麻,缠得人眼晕。

“总金额对不上。”她突然停下动作,指着屏幕上的汇总栏,“配套工程的预算总表是12.8亿,但把分项工程的金额加起来,却只有11.6亿,差了1.2亿的缺口。”

林砚走过去,俯身看着屏幕。分项列表里,从服务器机房建设到园区绿化,每一项的金额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单独看没有任何问题,可汇总时却凭空多出1.2亿。这不是计算错误,更像是有人在汇总表上动了手脚,刻意虚增了金额。

“查过分项工程的供应商吗?”林砚问。

苏清媛点开供应商名单,脸色更沉了:“大部分都是沈家关联的公司,比如负责机房装修的‘京装建设’,做弱电系统的‘华信电子’,都是启元资本控股的企业。”

林砚的指尖轻轻落在打印出来的预算表上,纸张的粗糙触感传来。他闭上眼睛,试着调动体内那股金色能量——自从在妙峰山老槐树下感知到能量流后,这股力量越来越容易掌控,像是融入了他的血脉。很快,一股温暖的暖流从指尖涌出,顺着纸张蔓延开来,像是无数细小的触角,细细“触摸”着表格里的每一个数字。

起初,能量流只是平缓地流动,可当它触碰到“机房消防系统”那一项时,突然变得躁动起来,像是遇到了阻碍。林砚睁开眼,看向那一行数据:消防系统预算1.8亿,供应商是“京安消防”,备注栏写着“采用进口消防设备”。

“清媛,查一下京安消防的进口设备报价。”他说。

苏清媛立刻打开浏览器,登录进口设备采购平台。很快,她就找到了同款消防设备的报价:“市场报价最多8000万,就算加上安装和售后,也不会超过1亿,京安消防报的1.8亿,虚高了近一倍!”

林砚没有停手,指尖继续移动,能量流顺着表格往下走。当它遇到“园区地下管网改造”时,再次出现了波动。这一项的预算是2.3亿,工程量标注为“1500米高密度聚乙烯管道铺设”。

“查一下这个工程量。”林砚的声音带着一丝笃定。

苏清媛调出云枢数据港的园区规划图,用比例尺量了量:“园区周长才1200米,地下管网最多铺1300米,1500米的工程量根本不可能,这是重复计算了!”

能量流还在继续探查,像是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预算表的伪装。林砚很快又发现了两处问题:弱电系统的“服务器采购”项,报价比原厂指导价高30%;园区绿化的“名贵树种”采购,供应商提供的苗木清单里,有三种树根本不适合北方的气候,冬天无法存活——这显然是为了虚增金额编造的条目。

“1.2亿的缺口,找到了。”林砚睁开眼,眼底的金色微光渐渐褪去,“消防系统虚高8000万,地下管网重复计算多报3000万,服务器和绿化再各虚增500万,加起来正好1.2亿。”

苏清媛看着表格上被圈出来的问题项,倒吸一口凉气:“沈家这是明目张胆地套取资金,他们就不怕被发现吗?”

“他们以为有官员撑腰,没人敢查。”林砚的手指在“京安消防”的名字上敲了敲,“而且这些虚增的项目,都藏在看似合理的备注里,比如‘进口设备’‘名贵树种’,不仔细核对,很容易被忽略。”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灯突然灭了,电脑屏幕也瞬间黑掉。窗外原本明亮的天色变得阴沉,乌云像墨汁一样在天空中扩散,狂风卷着雨点砸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怎么回事?”苏清媛下意识地往林砚身边靠了靠,语气里带着一丝紧张。

林砚摸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照亮了会议室的一角:“应该是有人故意切断了电源,想破坏我们手里的证据。”他走到门口,透过猫眼往外看——走廊里一片漆黑,只有应急灯发出微弱的绿光,看不到任何人影。

“别出去。”苏清媛拉住他的胳膊,“沈家的人说不定就在外面等着,太危险了。”

林砚点点头,退回会议室。他拿出手机,给公司的安保队长打电话,让他带人过来查看电路,同时加强办公楼的安保,防止有人闯入。挂了电话,他看着苏清媛紧绷的侧脸,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怕,有我在。”

苏清媛抬头看着他,手机的光映在她的眼睛里,像两颗亮晶晶的星星:“我不是怕,就是觉得他们太猖狂了,光天化日之下就敢断电源、搞破坏。”

“越猖狂,越说明他们心虚。”林砚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力量,“他们知道我们掌握了预算造假的证据,想趁天黑毁掉它。但他们没想到,我已经把关键数据记下来了,就算文件被烧了,我们也能重新整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