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汴京城外,灞桥之畔,旌旗招展,五万捧日军精锐已列队完毕,甲胄鲜明,刀枪如林,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盛家众人、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顾廷烨、沈从兴等皆来到城外相送。吴大娘子看着一身戎装、即将远行的儿子梁晗,终究是忍不住,眼眶一红,落下泪来。她紧紧抓着儿子的手,千叮万嘱:“晗儿,战场上刀剑无眼,定要听从明远的将令,万事谨慎!立功还在其次,首要的是……平安回来!” 梁家本是武将出身,深知军功的重要性,但也明白其中的凶险。梁晗此刻也是心潮起伏,他用力点头,声音哽咽:“母亲放心,儿子记下了!墨兰,家中……就拜托你了。” 盛墨兰亦是泪眼婆娑,连连点头。
另一边,任长卿与盛华兰也是依依话别。他抱着年幼的子女,亲了又亲,又紧紧握住盛华兰的手,低声道:“家中一切,辛苦你了。等我。” 盛华兰强忍着泪水,用力点头:“官人保重,我和孩子们等你凯旋!”
与盛纮、盛长柏、盛长枫以及特意告假前来送行的小弟盛长栋一一话别后,任长卿不再犹豫,深吸一口气,转身便欲下令出发。
“明远!且慢!” 一声高呼传来,只见一队仪仗疾驰而来,为首的竟是皇太子赵策英!(虽未正式册封,但旨意已下,众人皆以太子视之)
众人连忙躬身行礼。赵策英快步走到任长卿面前,神色郑重,他摒退左右,对着任长卿,竟是深深一揖!
任长卿大惊,连忙侧身避开,伸手虚扶:“殿下!万万不可!您这是折煞微臣了!”
赵策英却执意完成此礼,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真诚的托付与期盼,沉声道:“明远,此一礼,非为我个人,乃是为父皇之愿,为我大周江山社稷!西征之事,关乎国运,一切……就拜托你了!”
任长卿心中感动,却也不敢受此大礼,苦笑道:“殿下厚爱,臣感激涕零!只是您这般,臣怕是还没走出多远,就被御史台的弹劾奏章给追回来了!”
赵策英闻言,也不由失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孤还未行册封大典,此刻仍只是桓王。君王之礼你不受,那朋友之托,你总该领受吧?”
任长卿正色,拱手郑重还礼:“殿下之托,长卿,铭记于心,敢不效死力!”
言罢,任长卿不再犹豫,翻身上马。他与身旁的小段将军、梁晗对视一眼,三人同时转身,面向身后送行的亲友、同僚以及肃立的万千将士,郑重地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出发!” 任长卿一声令下,声震四野。
顿时,号角长鸣,鼓声雷动。五万大军,如同一条苏醒的钢铁巨龙,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踏起漫天烟尘,向着西北方向,浩浩荡荡,迤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