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齐衡的烦恼(1 / 2)

顾廷烨虽然心急,但面对齐衡,也不好直接甩手走人,只得勉强按下性子,招呼道:“元若啊,你来了。怎么,也来樊楼赏灯?” 他示意齐衡坐下,心里盼着这寒暄能快点结束。

齐衡落座,自己斟了杯酒,却没像往常那样细品,而是有些烦闷地一饮而尽,然后叹了口气:“唉,赏灯哪有心情。二叔,明远兄,我近日遇到些烦心事,正不知如何是好。”

任长卿一听,心里那点看热闹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哦?齐小公爷的烦恼?八成跟感情有关。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重新坐了下来,准备听听。顾廷烨虽然着急,但也只好陪着坐下。

齐衡便开始倾诉他的困境,无非是邕王府和荣家都想与他家联姻,两家都势大,他齐国公府夹在中间难以抉择,而他母亲平宁郡主又将这个难题抛给了他本人。

顾廷烨是个直肠子,听了便说:“这有何难?两家选一家合心意的便是,另一家还能强逼不成?”

任长卿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门儿清:选什么选,他心里早就有人了,就是盛家六姑娘明兰。这两家他一家都不想要,但又不敢直接违逆母亲的意思,所以才这么烦恼。 他看破不说破,任长卿用手抓了抓桌面,发觉是空的,打了一下右手,吃瓜的时候老想嗑瓜子,无奈端起酒杯继续安静地当吃瓜群众。

齐衡果然偷偷看了一眼任长卿,见对方没什么特别反应,才压低声音对顾廷烨说:“二叔,你岂不知我的心意?我心中……早已有人了。” 说完,又悄悄瞥了任长卿一眼。

顾廷烨自然也明白,他也看了任长卿一眼。任长卿继续喝着酒装作什么也不知的样子。

齐衡脸上微红,有些窘迫,点头道:“本欲待金榜题名后提亲,奈何科场失利,而她……毕竟是庶出,家母定然不允。” 话语中充满了无力感。

顾廷烨替他着急,出主意道:“你家就你一个独子,你若铁了心,在你母亲面前闹上一闹,她最后岂能不依你?”

任长卿心里点头:这倒是实话。平宁郡主再强势,也拗不过独子。齐衡要是真能豁出去,绝食也好,闹脾气也罢,平宁郡主最后大概率得妥协。

可齐衡却连连摇头,一脸正气:“不可不可!此非君子所为!我当以正道求之,岂能行此胁迫之举?” 他坚持要用“光明正大”的方式说服母亲。

顾廷烨被他这番书生论调噎得无语,也失了劝说的兴致。你自己立身要正,又要事事合乎礼法,那这烦恼就只能自己受着了。 他本身烦心事就多,便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