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寒门青云:穿越知否之逆袭路 > 第114章 御书房里的“哭诉”

第114章 御书房里的“哭诉”(2 / 2)

“胡闹!简直是胡闹!”赵祯板起脸,加重了语气,“兖王堂堂亲王,岂会行此等鬼蜮宵小之举?朕已下旨申饬,他自有分寸,断不会为难于你。你且放宽心,回去兢兢业业当好你的差事便是!休要在此危言耸听!”

任长卿哪里肯信这种空泛的安慰?他深知兖王后来为了争夺皇位可是造反宫变挟持皇帝的。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疯子,皇帝的警告能有多大效力?他根本不敢拿全家人的性命去赌兖王的“分寸”。

“陛下明鉴啊!陛下!”任长卿又开始“哭天抢地”,“王爷或许顾全大局,但架不住底下有那等想要邀功请赏、擅作主张的豪奴恶仆啊!臣……臣实在是不敢拿阖家老小的性命去赌啊!陛下!万一……万一臣哪日暴毙街头,或者家中无故走水,遭遇盗匪……陛下!您可一定要为臣申冤,查明真相啊!” 他这话几乎是在指着鼻子提醒皇帝:我要是出了意外,凶手就是兖王!你得负责到底!

赵祯被他这番软磨硬泡、连哭带嚎的架势弄得心烦意乱,头疼不已。他确实没料到任长卿的反应会如此激烈,更没料到他竟会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方式前来讨要“护身符”。但平心而论,任长卿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兖王的跋扈和睚眦必报,他这做皇帝的岂能不知?自己此番借题发挥,确实将任长卿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兖王的眼中钉。

看着跪在地上不肯起来、一副“你不给个保障我就长跪不起”架势的任长卿,赵祯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今天若不给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任长卿怕是真能在这御书房里跟他耗上一整天,传出去更是天大的笑话。

“好了!够了!起来说话!”赵祯语气放缓了些,带着几分妥协的意味,“你这般模样,若让外人瞧见,朕的颜面,朝廷的体统,还要不要了?”

任长卿偷眼瞧了瞧皇帝的脸色,见怒气渐消,代之以无奈和思索,心知有戏,这才磨磨蹭蹭地站起身来,但依旧苦着一张脸,显得委屈巴巴。

赵祯沉吟了片刻,指节轻轻敲打着御案,缓缓开口道:“你之所虑,朕已深知。只是……宫中禁卫,自有法度规制,朕若直接调拨于你,于理不合,亦恐惹来更多非议。”

他话锋一转,似乎想到了一个两全之策:“不过……皇后素来仁厚贤德,母仪天下。且曹家世代将门,在军中故旧部属遍布天下,其中不乏因年迈、伤病等原因退下来的忠勇之士,如今闲居京师者亦有之。你不妨去求见皇后,将你的难处如实禀明。或许皇后念你忠心可嘉,家眷无辜,能体恤下情,从曹家旧部中,挑选些信得过的、身手尚可的老兵,予你府上做个护院家丁。如此,既全了你府上的安危,也不逾矩,更显天家恩泽。你以为如何?”

任长卿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主意简直太好了!曹家世代将门,树大根深,其家族和旧部中能人辈出。那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或许年纪大了,但经验老到,实战能力极强,绝非寻常护院可比!而且由皇后娘娘出面安排,名正言顺,兖王那边即便知道了,也难挑出什么刺来!

“陛下圣明!此法周全稳妥,臣叩谢陛下天恩!”任长卿这次是真心实意地跪下行了大礼,脸上瞬间“云开见日”。

赵祯看着他变脸比翻书还快,没好气地挥了挥手:“行了行了,少拍马屁!快去吧!莫要再在朕这里耍赖皮了!”

“是是是,臣遵旨!臣告退!”任长卿如蒙大赦,赶紧行礼,几乎是脚步轻快地退出了御书房,朝着后宫的方向疾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