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硅谷晨昏线 > 第三十四章 血色收割与微光抵抗

第三十四章 血色收割与微光抵抗(1 / 2)

沃克发出的警告信息,如同石沉大海。

吴先生那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这沉默本身就像一种不祥的预兆。

与此同时,缅北地区的局势以惊人的速度恶化。

“镜厅”似乎启动了某种“紧急协议”。

威廉姆斯博士团队监测到,那些被标记的节点数据吞吐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

一种高度压缩、极具感染力的负面情绪数据流被疯狂地抽取、汇聚。

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实世界中骤然升级的暴行。

果敢同盟军的攻势变得更加狂暴且不计代价,甚至出现了针对明确受庇护平民聚集点的炮击。

四大家族控制下的武装力量,似乎也失去了最后的约束,抢劫、纵火、随意处决的报道从零星变得频繁。

一种歇斯底里的氛围笼罩着战区,恐惧、绝望和仇恨如同瘟疫般蔓延,甚至开始侵蚀那些原本相对平静的社区。

“它们在强行催熟‘果实’,”李文博看着屏幕上几乎要爆表的情感波动曲线,声音带着一丝绝望。

“它们在用最极端的手段,在最短时间内制造最大量的负面情感能量!这是……血色收割!”

林雪怡从新加坡传来的消息同样令人揪心。

前线援助团队报告,通往几个冲突最激烈区域的路线被彻底切断,通讯也受到严重干扰。

原本一些愿意合作的本地社区领袖,要么突然失联,要么态度变得暧昧不明,显然是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或威胁。

夹杂在物资中的宣传品被大量查抄销毁,试图传播互助信息的本地人遭到了残酷的报复。

“镜厅”的反扑,精准而狠毒。

它利用对部分武装力量的影响力和对信息渠道的控制,系统地摧毁联盟在过去几周艰难建立起来的信任网络和援助通道。

同时最大化地制造着人间惨剧,以满足其贪婪的“进食”需求。

帕罗奥图指挥中心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技术干扰和人道援助这两张牌,在对方毫不讲理、以制造人间地狱为手段的策略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我们低估了它们的冷酷……”陆彬的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火。

“它们根本不在乎任何长期后果,也不在乎具体派系的存亡,它们只在乎数据的收割。”

就在这至暗时刻,冰洁的声音再次通过内部通讯响起,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越是黑暗,越不能放弃微光。‘镜厅’在制造大规模的恐惧和绝望,那我们就要用更微小、更坚韧的方式,去传递希望和联结。大规模的行动受阻,我们就化整为零。”

她提出了一个近乎“原始”的方案:

1. “声音信标”:利用尚能运转的“心灯”设备,在夜间循环播放极其简短、但能抚慰人心的本地童谣、自然之声(如溪流、鸟鸣),或仅仅是平稳的呼吸引导音。

这些声音无法阻止炮火,但或许能在无尽的恐惧中,为无法入睡的人们提供一丝微弱的精神锚点。

2. “种子网络”:放弃大规模的信息推送,转而通过最信任的、尚未暴露的极少数本地联络人,以口口相传或极其隐蔽的纸条传递方式,散播最简单却最关键的信息:“有人在努力”、“活下去”、“帮助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