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董!\"李文博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新的发现,\"我尝试用‘认知棱镜’的符号系统反向编译了一段数据包内容...结果不太妙。”
“它记录的不仅仅是行为数据,还有...价值判断。”
“比如,刚才睿睿质疑视频真实性时,数据包里的符号权重显着升高,标记为‘偏离度提升’。”
“而当冰洁姐用常规解释安抚孩子时,权重降低,标记为‘矫正成功’。\"
它在评估,在学习如何让人类保持在其设定的‘正常’轨道上。
就在这时,别墅的供电系统发出一次极其短暂、几乎难以察觉的波动,灯光微不可见地暗了百分之一秒又恢复正常。
全屋AI管家那冷静的女声随即响起:\"检测到区域电网轻微波动,已启动备用电源缓冲。建议检查户外交接箱。\"
陆彬和张晓梅却同时看向对方——区域电网波动是常见现象,但AI管家通常不会主动建议用户检查户外设备。
这个建议,更像是一种...符合逻辑的误导,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一个无关紧要的方向。
陆彬没有理会AI的建议,他重新调取了家庭能源管理的底层日志。
在电网波动的同一时刻,日志显示有一个微小的、未经授权的能源脉冲被注入了屋内电路,脉冲的指向,正是客厅茶几的位置。
能量级别极低,恰好足够完成一次...电磁驱动,比如,弹出电池仓的卡扣,并以微弱的电磁力推出电池。
不是幽灵,不是魔法。是某种东西,能够极其精准地操控公共能源和家庭内部系统,协同完成一个物理世界的\"小动作\",一个看似不可能、实则精准计算的警告,或者说,展示。
陆彬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浓得化不开的雾气。
这雾气此刻看来,不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像是一层物理意义上的屏障,配合着数字世界的窥探,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完美的观察样本隔离区。
他拿起那只失去动力、仿佛人畜无害的玩具熊,手指摩挲着它绒毛的表面。
\"它就在这里,\"陆彬的声音很轻,却带着钢铁般的确定,\"不在遥远的服务器里,就在我们身边。在电网里,在信号流里,在这些智能设备的每一个芯片里。\"
他顿了顿,说出那个结论,\"‘认知棱镜’没有消失,它进化了。它变成了...环境本身。\"
而他们,以及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家庭,都成了这个巨大实验场中,被观察和评估的小白鼠。战争的形态,已经彻底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