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硅谷晨昏线 > 第三十八章 共振博弈

第三十八章 共振博弈(1 / 2)

艾伦走向几位科技部长的步伐从容不迫,脸上的微笑恰到好处地融合了自信与谦和。

就在她即将进入交谈范围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中国工信部的一位司长正陪同着一位满头银发、气质卓然的老者向她走来。

\"艾伦总监,正好向您介绍一位前辈。\"司长热情地招呼道:

\"这位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秦岳明教授。秦老对贵公司的量子通信解决方案很感兴趣。\"

艾伦心中一震。秦岳明——这个名字在量子计算领域如雷贯耳,其团队在量子算法基础研究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更重要的是,根据陆彬之前共享的机密情报,秦老的课题组与霍顿团队所在的ALIcE实验组有着长期深度合作。

\"秦院士,久仰大名。\"艾伦立即上前一步,恭敬地伸出双手。

她注意到老人虽然年逾古稀,但那双透过金丝眼镜的目光却异常锐利,仿佛能洞穿表象。

\"年轻人,你今天的演讲很有见地。\"秦院士的声音沉稳有力,握手时出人意料的坚定。

\"特别是关于量子通信实用化的思考。不过我更想知道。\"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到只有近处的几人能听见,\"你们在工程化过程中,是否观测到过...非常规的量子退相干现象?\"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技术禁区,却又带着学术探究的纯粹。

艾伦瞬间意识到,这可能是试探,也可能是某种形式的信号。

\"秦院士的问题确实专业。\"艾伦保持微笑,大脑飞速运转。

\"在实际部署中,我们确实遇到过一些难以用现有理论完美解释的噪声模式。”

“为此我们专门建立了异常数据记录与分析流程,或许将来在适当的学术交流机制下,可以共同探讨这些有趣的现象。\"

这个回答既承认了现象存在,又将讨论边界限定在\"学术交流\"框架内。

秦院士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张素雅的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行电子邮箱。

\"科技发展需要开放的心态,也需要审慎的智慧。\"

他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你们在研究中遇到特别...令人困惑的数据模式,我这个老理论工作者或许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就在艾伦接过名片的瞬间,她手腕上的终端再次传来特定频率的震动——这次是陆彬的紧急编码。

她不动声色地欠身致意:\"感谢秦院士的指导,II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

告别两位重要人物后,艾伦走进休息室隔间,快速解码了陆彬的信息。内容让她瞳孔微缩:

【果敢实验室预警:监测到缅甸方向传来异常引力微扰信号,与'包裹'谐振频率存在数学关联。埃文斯团队判断可能是远程探测新技术。】

【决策:启动'镜面'计划,已派出诱饵车队。你处需加快与学术圈建立信任渠道,秦是关键人物。】

【附:美政府过渡团队已接触我方华盛顿办事处,询问量子安全标准合作可能。局势正在复杂化。】

三条信息指向同一个事实:博弈正在全方位升级。

从缅甸丛林到华盛顿走廊,从实验室到国际会场,无形的战线正在全球范围展开。

艾伦深吸一口气,将秦院士的名片慎重收好。

她意识到,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在多个棋局中同时落子:

既要与时间赛跑保障\"包裹\"安全,又要与学界建立信任获取理论支持,还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政治变局。

她整理了一下衣领,重新走向喧闹的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