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冯德.玛丽在另一端也恍然,她调动史密斯留下的暗线时,只觉得无比顺畅,仿佛早有路径铺设,此刻才明白这是早已埋下的伏笔。
艾伦看着那条“低优先级观察”的记录,原本的紧绷稍稍放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叹服。
她意识到,她们的冒险一击,并非纯粹的赌博,而是落在了一张由更高明棋手预先勾勒出的安全网格之上,虽然依旧危险,却有了方向和承托。
“印刷作坊必须立刻启动。”陆彬的声音斩钉截铁,“‘灰尘’意味着时间比我们想的更少。按照第二套预定方案进行分发。”
真正的博弈,不仅是勇气与技术的较量,更是底蕴与预见的对撞。
三位创始人的锦囊,并非直接出手,而是为他们这枚射出的箭矢,校准了方向,并赋予了它能穿透第一层风障的初始力量。现在,箭已离弦。
陆彬的指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加密频道里荡开一圈细微却坚定的涟漪。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三个不同的地点,三台看似普通的设备屏幕亮起,接收到了经过数层跳转和伪装后抵达的最终执行指令。
旧金山,ission区,那家散发着油墨与旧纸气息的印刷作坊深处。
老旧的激光打印机原本处于休眠状态,此刻却突然嗡鸣启动。
它连接的是一台没有任何无线模块、物理隔绝的电脑。
一份早已接收并加密存储的文件被自动解密、送入打印队列。
机器开始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吞吐纸张,上面印着的并非政治宣传口号,而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分析、资金流向图和令人不寒而栗的逻辑推演——那份关于Ψ系统真相的报告,正从数字幽灵转化为可触摸的物理存在。
守在一旁的,是一位沉默寡言、受雇于张建国先生多年前布下的“安全网络”的老人,他面无表情地将一沓沓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温热的纸张放入准备好的不同型号的信封和文件夹中,动作麻利得像演练过无数次。
II总部,数据安全部。
艾伦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调取着刘志强先生提供的“盲点地图”中预标记的几个内部物流代码。
她将几个特定的货物追踪Id与刚刚打印完成的文件包绑定,这些Id对应的是II内部在不同行政区之间流转的普通设备配件和宣传品物流渠道。
报告被拆分成数份,伪装成“市场调研报告”、“旧金山湾区服务器维护日志备份”和“跨部门项目沟通纪要”。
即将搭乘II自己的物流车,混入每日川流不息的包裹洪流,前往几个不同的安全屋和中转点。
这是最危险也最安全的方式——利用系统自身的运输网络来输送瓦解系统的弹药。
缅甸仰光,“查侬贸易公司”的仓库内。
玛丽汇出的资金刚刚到账不久,一部分已被迅速提取,换成了一箱箱贴着“农机配件”标签的货物,正被工人搬上一辆不起眼的卡车。
司机的加密手机收到了一条新信息,不是一个地址,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坐标序列和一组验证码。
卡车的目的地不再是预定的同盟军据点,而是根据指令,将前往一个更靠近冲突前沿的、由当地复杂势力控制的交接点。
这笔来自旧金山的“火”,将以更直接、更迅猛的方式被投入战场,进一步拉扯Ψ系统及其盟友的注意力。
所有动作几乎同步完成,精准得如同瑞士钟表。
三位创始人的“锦囊”提供的不仅是策略,更是一套深植于II肌理乃至更广阔区域的、沉睡多年的执行网络。此刻,这些网络被同时激活。
陆彬看着平板上代表三个行动点的图标依次亮起绿色,最终同时开始闪烁,标志着行动已进入不可逆阶段。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到的不是喜悦,而是巨大的重量。
箭矢已然飞出,它能否命中目标,又会引发何等规模的风暴,无人能完全预测。
他关掉屏幕,抬起头,迎上冰洁的目光。
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办公室外,那些关于大选辩论、关于州长背书、关于星球命运的喧嚣争论。
那些声音,此刻听起来无比遥远。真正的历史,正在寂静中悄然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