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硅谷晨昏线 > 第二十一章 智能弥散时代的意图革命

第二十一章 智能弥散时代的意图革命(2 / 2)

“这并非我控制了它,”他接过咖啡,解释道,“而是‘弥散式智能’理解了我‘需要一杯咖啡提神’的潜在意图,并协调了最近的资源来满足它。它处理的不是指令,是‘上下文’。”

接着,他看向台下一位正试图用手机翻译英文资料的中国企业家。几乎在同一瞬间,企业家手机屏幕上的英文段落被实时、准确地叠加上流畅的中文注释,排版完美,毫无延迟。

“它提供的不是翻译功能,”威廉姆斯强调,“它提供的是‘无障碍理解’这个结果。”

最后,他望向全场:“未来,驾驶汽车时,你不再需要触碰屏幕或语音命令,系统会因你一个眺望远方的眼神而贴心询问‘是否要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让您更好地欣赏风景?’;创作音乐时,乐器会感知你的情绪律动,自动补完你心中那段模糊的旋律。”

“我们将从‘如何使用工具’的焦虑中彻底解放,回归到‘想要创造什么’的本源。这就是‘弥散式智能’带来的交互革命——意念所至,结果必达。”

他手中的光球缓缓消散,会场设备也恢复如常。但每一个人都清晰地感知到,某种无形的、革命性的变化已经发生。沉默了片刻,足以吞噬一切的掌声终于如山崩海啸般爆发开来。

威廉姆斯博士展示完毕,会场内如潮的掌声与嗡嗡的惊叹声仍在持续,人们尚未从“意念交互”的震撼中完全抽离。

张小慧再度登台,她的声音巧妙地平衡着激动与庄重:“再次感谢威廉姆斯博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无形智能’的未来之门!科技的魅力,不仅在于颠覆想象,更在于它能扎根泥土,滋养万物。”

她优雅地侧身,抬手引向主屏幕:“接下来,让我们暂时从畅游的‘云端’,回归丰饶的‘大地’。请将画面切换到中国四川——成都分会场!”

主全息屏上流光一转,硅谷的璀璨夜景瞬间被天府之国温暖的日光和一片望不到边的翠绿所取代。镜头拉近,可见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形成波浪,而田间立着的并非稻草人,而是各种精密的传感器和轻巧的农业机器人。

“现在,”张小慧的声音充满了亲切与期待,“有请成都分公司总经理——薛明先生,为我们展示,如何将最前沿的量子科技与人工智能,融入最古老的农业之中,谱写新时代的‘田园牧歌’。掌声欢迎!”

画面中,一位身着 polo 衫、脚踩运动鞋,看起来更像一位工程师而非农人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一片试验田的田埂上。他身后是现代化的玻璃温室和无人机机巢。他对着镜头露出一个朴实而自信的笑容,手里竟然真的托着一株金灿灿的稻穗。

“谢谢小慧!总部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成都的薛明。”他的普通话带着一点亲切的川音,与之前几位科学家的风格截然不同。“我们这儿,不搞‘光影魔法’,我们只管‘春华秋实’。

我们思考的是,怎么让霍顿博士那能算天算地的量子算法,和威廉姆斯博士那善解人意的‘弥散智能’,帮咱们的庄稼长得更好,让咱们的农民伯伯更轻松。”

他晃了晃手中的麦穗:“您各位可别小看这一株稻子。它从播种到您碗里的每一秒,都‘沐浴’在顶尖科技里——我们的量子优化算法,正为这片万亩基地计算着最节水的灌溉方案;而搭载了‘轻量化弥散智能’的田间机器人,能像巡田太医一样,精准识别每一株作物的病虫害,并瞬间‘理解’它需要的是精准滴灌的营养液,还是微量的生物农药。”

“我们追求的,是让科技‘润物细无声’,最终端上一碗更香甜、更安全、也更便宜的面包。这就是我们的成果——‘丰穰之心’智慧农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