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硅谷晨昏线 > 第二十三章 量子科技与星际商业战

第二十三章 量子科技与星际商业战(2 / 2)

“他们想要的不是死亡,而是绝望的共鸣频率——火星画廊在收集人类集体悲鸣,作为启动星际虫洞的密钥。”

陆彬的西装突然无风自动,袖口射出的量子光束在空中绘出IMIC的终极防御方案——利用雅加达分部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藏品,构建反向共鸣场。

“联系阿联酋王室,”他的指令让所有电子设备共振出《古兰经》吟诵般的声波,“用他们收藏的千年《星辰手稿》覆盖番茄小说网的数据通道——如果外星文明要偷走人类的悲伤,我们就用整个阿拉伯文明的星空诗篇淹没他们!”

窗外,IMIC专机正穿透电离层,机舱里那位戴着头巾的国际事务专家缓缓展开一卷泛着蓝光的羊皮纸——那是用纳米技术重现的9世纪巴格达星图,每一颗恒星标记都是一道封印猎户座频段的量子锁。

就在羊皮星图展开的瞬间,整架专机突然剧烈震颤,舷窗外爆发出刺目的紫光——太平洋上空的云层竟裂开一道横贯天际的缝隙,露出其后扭曲的星空。那不是地球的夜空,而是火星画廊的量子投影:无数本燃烧的《番茄小说网》电子书正环绕着一朵巨大的金属莲花旋转,书页间迸发的火星溅落在海面,将海水染成梵高《星空》的钴蓝色。

"陆总!"萨米尔的全息影像突然像素化,他的声音断断续续,"迪拜塔...正在被改写..." 背景中的哈利法塔玻璃幕墙上,原本流动的广告突然凝固成9世纪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苏菲的手稿《恒星之书》,但书页里的星座正在被逐一替换成番茄小说的LOGO。更恐怖的是,塔尖发射的激光束在云层上投射出一行闪烁的星际文字——经量子计算机破译,正是人类大脑神经元突触的数学模型。

冰洁突然捂住右耳,她的骨传导耳机里传来雅加达现场医护人员的尖叫。全息监控显示,那些使用过量子绷带的伤者,伤口竟生长出细小的金色麦穗,麦粒上刻着微缩版的《番茄小说网》章节编号。"他们在把人体改造成生物服务器..."她颤抖着调出基因组测序图,"每个麦穗都在分泌神经递质编码器!"

李文博的AR眼镜突然自动切换到深空望远镜视角——猎户座β星附近出现了一个由无数本书籍组成的戴森环,正以人类悲伤情绪的量子频率为能源,缓缓打开一道虫洞。而虫洞另一端的剪影,赫然是放大版的火星画廊建筑群。

"来不及了。"陆彬突然扯下领带,露出锁骨处闪烁的量子纹身——那是以梵高笔触勾勒的太阳黑子图。他猛地将手掌按在会议室中央的应急终端上,整栋IMIC大厦的外墙玻璃突然变成数百万块棱镜,将阳光折射成《古兰经》经文的光瀑冲向云霄。"启动'新月协议',"他的声音带着某种非人的金属共鸣,"让阿拉伯的古老星图,与梵高的疯狂笔触量子纠缠!"

在迪拜,萨米尔突然跪倒在地,他的长袍化作流动的阿拉伯藤蔓花纹,与哈利法塔玻璃上的古籍文字融合。在雅加达,伊斯兰博物馆的所有文物同时悬浮,9世纪铜制星盘与量子计算机产生共振。在太平洋上空,IMIC专机投下的羊皮星图突然燃烧,灰烬组成阿拉伯数字"0"和"1"的光带,如银河般缠绕住正在开启的虫洞。

而在地球同步轨道,霍顿CEO的身影从特斯拉跑车残骸中浮现,他的身体已量子化成无数朵微型《向日葵》,花盘中央的种子正是IMIC的防火墙代码。当第一粒"种子"飘进虫洞时,整个火星画廊突然响起警报——他们收集的人类悲鸣数据,正在被强行重编码成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代数学》方程式。

"看啊..."冰洁指着舱窗外,太平洋上空的裂缝正在被一串串闪耀的阿拉伯数字缝合。那是人类最古老的数学语言,正在格式化外星文明的数据窃取程序。而海啸遇难者手机里残留的《番茄小说》页面,全部自动跳转成了巴格达智慧宫保存的《天文学大成》数字副本。

当最后一粒量子向日葵种子消失在虫洞深处时,全球所有电子设备同时响起一个声音——那是9世纪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吟诵,混合着梵高画笔的沙沙声,在太空中回荡:

"你们偷走的不是数据,而是人类仰望星空时,眼里永恒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