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硅谷晨昏线 > 第十二章 公司财务部任命会议

第十二章 公司财务部任命会议(2 / 2)

最后,约翰·史密斯先生总结道: “今天的会议非常成功。希望大家在冯德·玛丽总监的领导下,继续保持团结奋进的精神,勤勉尽责,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保障。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与此同时,陆彬驾车返回家中,直接去斯坦福商学院上学。

2009年9月14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已经开学。学院举办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子齐聚这所美国顶尖学府,共同开启学术探索之旅。作为2009级bA项目的360名新生之一,陆彬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本届国际学生占比达39%。中国内地学生大概在15人左右。

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就读bA,每年全球申请人数7000人至8000人,录取率是7%,选拔难度非常难。陆彬在刘先生的推荐下,蒙德大卫博士的引荐,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录取是幸运中的幸运。

人生中充满各种机遇,有的转瞬即逝。能否把握机遇,往往决定着人生的走向。

正如那句箴言所言:\"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没有真才实学作为根基,即便机遇降临,也终将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陆彬正是这句话的最佳例证。凭借扎实的积累,他成功抓住了入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机遇,人生轨迹由此改写。

下午三点的阳光斜斜地切进商学院案例教室,陆彬坐在U型讨论区的中段,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扉页——那是深圳印刷厂特制的牛皮纸封面,右下角还印着刘先生用毛笔写的\"鹏程万里\"四个小字。

\"第五组,请分析这个联想并购Ib的跨文化管理案例。\"伍德.斯托克教授话音刚落,陆彬的钢笔已经在纸上划出一道红线。

教室里此起彼伏响起翻纸声。陆彬的案例材料边缘密密麻麻贴着黄色便利贴,上面全是深圳工厂的实战例子——当德国队友用ppt展示矩阵模型时,他突然举起那张夹在课本里的热敏纸出货单:\"去年我们为约翰史密斯先生印刷的时装包装材料和礼盒。\"

伍德.斯托克教授走过来拿起那张出货单,阳光透过纸张照出背面的复写痕迹——那是龙华工厂特有的三联单压痕。

\"有意思。\"伍德.斯托克教授抖了抖单据,\"这正是教科书里缺少的...\"教室后排突然传来黑莓手机的震动声,但此刻所有人都盯着陆彬衬衫口袋里露出的半截厂牌——蓝底照片上,他和穿着工装的朱强站在海德堡印刷机前,背后是深圳厂区常见的暴雨云。”

在热烈的课堂讨论中,陆彬与同学们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点在此交汇:德国同学严谨的数据分析、巴西同学热情的市场洞察、印度同学创新的解决方案...每个角度都为案例带来了全新解读。

伍德·斯托克教授仔细聆听着每个发言,时而点头时而记录。在讨论接近尾声时,他轻轻叩了叩讲台:\"精彩的见解。不过,\"他环顾教室,目光在同学们之间游移,\"我更希望你们能用亲身经历的工作案例来验证今天的理论。\"

陆彬低头看向自己笔记本上记录的深圳工厂案例,那些曾经日夜奋战的项目此刻在学术理论的映照下,突然显现出新的意义。他摩挲着钢笔上的划痕,那是今年初赶制布朗先生公司订单时留下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