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这一幕,被刚好走到门口的心理医生董畅看在眼里。她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留心观察着这个新面孔的一举一动,眉头却越皱越紧了。
这时,小张刚好走过来,礼貌地跟董畅打了声招呼。
“董医生,来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啊!”
董畅点头,与此同时抬手指向角落里的宋佳佳,问道:“那个孩子,是新来的?”
“对,今天刚来的。她叫宋佳佳,刚刚做完意识分离手术。不过,董医生您不用给她做心理疏导。她并没有抑郁症,心理挺健康的。本来应该等几天,进新组建的那个心理健康孩子的班级。但她妈妈太着急,非要现在就送过来。没办法,就加进这个班了。”
董畅的目光依旧锁定宋佳佳。
“你们确定,这孩子心理没问题?”
小张怔了怔,看向了邹静。
邹静也不好说什么,只含糊回答:“应该……额,没啥问题……可能就,额……有点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也很正常。不过,还是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引导。”董畅想了想,又对小张说,“既然这个孩子也来到这个班级了,那我的建议是,也给她做一下心理测试,看看具体情况。”
“好的,一会儿等佳佳妈妈出来,我跟她说。”小张说道。
一旁的邹静则一直看着董畅。她从两人之间的对话,分析出,这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穿着干练,目光犀利的女士应该是位心理医生,于是试探着问了句。
“董医生,是吧?”她陪着笑脸,带着刻进骨子里的卑微,“我是徐若溪的妈妈。我女儿的抑郁症,是不是好很多了呀?据我观察,她最近的情况,好像挺好了,跟正常的孩子也没啥不一样了。”
“哦,您就是徐若溪的妈妈啊!正好,我正想找你聊聊呢!”
邹静有点意外,忙说:“好。”
董畅意味深长地看一眼徐若溪,接着问了邹静一个问题。
“这孩子是不是特别听话?”
邹静忙点头:“对,溪溪从小就听话,懂事。街坊邻居,学校里的老师,都夸她!”
当妈的话语里,带着几分骄傲。
可董畅却微微叹了口气,摇摇头说:“有的时候,孩子太听话,太懂事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啊?这、这是什么意思啊?”邹静有点慌了。
“打个比方吧。那些叛逆的孩子,虽然让家长头疼,但她们受了委屈不会憋在心里,不管是跟家长发脾气,还是用什么其他过激的方式,情绪都会发泄出去。就好像挥舞一把刀,刀是砍向外部的,自己倒不会受伤。而听话的孩子,情绪不会向往发泄,就只能憋在自己内心,刀子都是向内砍向自己的。时间长了,负面情绪淤积太多,自然就堵塞了。这也是抑郁症的成因之一。”
邹静听得一知半解,但她意识到了,女儿的确属于后者。
董畅又继续说:“我给徐若溪做心理疏导以来,就发现这孩子心事特别重。而且,还会经常戴带上面具。”